第13章 馬皇後

舒雲的想法其實很簡單,這些士人之所以能夠近乎肆無忌憚地指手畫腳,不就是因為他們掌握了知識,掌握了話語權嗎?所以,分薄他們的話語權就可以了。

在後世,就算是小學生都可以在網上指點江山,一個個儼然都是一副無雙國士的架勢,雖說一個個都是紙上談兵,但是在屠龍術已經成為大路貨的情況下,一個個還是知道不少幹貨的。

舒雲放在後世,也是個紙上談兵的,但是,想要減少現有讀書人的話語權,無非就是普及教育,讓更多的人讀書識字,捧出另外一個利益集團來跟這些士人打擂台。

因此,舒雲便直接說道:“讀書人之所以金貴,無非是因為他們人數比較少,而且他們是當地的鄉紳,即便是當地的官員,也得對他們客客氣氣。所以,為什麽不能讓更多人讀書識字呢?”

朱元璋搖了搖頭:“讓更多人讀書識字,這談何容易啊!”

舒雲一聽就知道朱元璋想岔了:“不是讓他們讀什麽四書五經,做什麽科舉文章,其實就是掃盲,一天認識三四個字,一年也就認識一千個了,差不多常用的字也都認識了,能看得懂公文契書,普通的小吏一般也就是這樣的水平!”

朱元璋一聽就明白了,作為老百姓,實際上他們幾乎不可能會跟官府打什麽交道,直接與百姓交流的實際上都是裏長,保甲之類的人物,最多就是每年交稅還要征召勞役的時候派下來的小吏,這些人壓根沒什麽品級,而且也沒多少文化,一般情況下,擔任的也就是個傳話筒的工作,將官府的命令傳達下來並執行。

當然,這些胥吏一般也是非常奸猾的那種,傳話的過程中,為了自個的利益,難免會將上面的命令歪曲那麽一下,再在執行的過程中做點手腳,這中間的火耗差價,自然有很大一部分就落到他們手裏了。這也是這些小吏的生存之道,畢竟,他們的俸祿非常低,靠的就是這些外快。

舒雲不過稍微那麽一說,朱元璋立馬就能舉一反三了!作為曾經生活在最底層的百姓,朱元璋是深受那些胥吏之苦的,當然,元廷的那些官員更不是什麽好東西,大家都要餓死了,還硬逼著人去服徭役!朱元璋想到下面那些傷殘的士兵,這會兒便是點了點頭,說道:“秀秀你這話卻是提醒我了,正該將下面那些人集中起來,多學幾個字,回頭可以將他們安排到下面,傷殘的可以做做裏正裏甲,沒什麽傷殘的,也可以在官府做個小吏衙役什麽的!”

舒雲擺出一副恍然的樣子,說道:“還是國瑞想得周到,我以前的時候就聽說,衙門裏的那些官員們雖說讀了不少書,實際上在實務上頭並沒有什麽經驗,治理一方多半還是靠下面的小吏,如果那些退伍的軍士做了吏員,地方上的事務實際上也就落到他們手裏了!”

朱元璋贊同地說道:“不錯,那些讀書人多半眼高手低,一個個高談闊論起來,都覺得自個是蕭何張良,實際上呢,都是空話大話!”

舒雲被說得笑了起來,她壓低了聲音,說道:“如今的讀書人都尊奉的是孔聖人,說句不敬的話,孔聖人自個在世的時候,也沒有幾個國君肯用他呢!”

朱元璋聽得臉色一變,繼而嘆了口氣,他伸手摸了摸舒雲的頭發,輕聲說道:“秀秀,這話以後可不能再說了!要是讓那些讀書人知道了,回頭又要不依不饒!”

舒雲剛才說完了,就覺得有些失言,有的事情是能做不能說的,說了就是禍端,她搖了搖頭,說道:“我就是在國瑞你這裏隨口一說而已!我之前讀史書,看到漢朝宣帝對下面臣子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當年漢室綿延不斷四百余年,焉知不是因為如此?自漢室之後,便是大唐,也未曾有三百年國運呢!”

舒雲這話說得已經是非常大膽了,朱元璋一開始的時候聽得甚至有些心驚肉跳,但是這會兒卻是心潮澎湃起來,舒雲這話的意思,儼然是將朱元璋當做是一國之君了,朱元璋雖說這時候已經生出了許多野心,但是如今他手底下不過幾萬兵馬,地盤也就是和州滁州兩地,周圍還有其他人虎視眈眈,朱元璋雖說胸有大志,卻從來不曾對人訴諸於口,這會兒舒雲這麽一說,卻讓他生出了心有靈犀之感,他看著舒雲,心頭一熱。

舒雲卻也沒想到,朱元璋居然腦補了不少,她只是希望對朱元璋產生一些影響,儒家到了舒雲那個時代,已經就是淪為一種修身治學的道理了,至於治國什麽的,老實說,如果說曾經的儒家一直在與時俱進的話,到了後來,儒家幾乎是在開倒車,從真儒變成犬儒了!就像是衍聖公那一脈,孔子的後人,聽起來非常光鮮亮麗,實際上呢,當年孔子直接宣稱:“非管仲,吾披發左衽矣!”結果輪到他的子孫後代,壓根不管什麽華夷之辨,誰上台,都能理直氣壯地投靠,孔家的富貴倒是綿延不斷了,孔子當年的氣節,算是被他們不知道扔哪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