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馬皇後(第2/6頁)

說白了,小農經濟時代就是這樣,大家都沒錢,大家也舍不得消費,自然也就沒那麽多的工作崗位,這就是個惡性循環。

現在情況就不一樣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家庭之中,女性不再被不會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的家務之類的事情所困,她們可以直接參與勞動,獲得報酬,甚至並不比男人低,有的手巧的婦人,掙錢比只會賣死力氣,沒什麽手藝的男人強多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再說什麽女子卑弱,就很不合時宜了!這年頭,誰掌握了生產力和生產資料,誰就有發言權!像是在江南那些地方,會刺繡,能織布的婦人原本在家就很有發言權,但是原本能夠掌握這些技術的不過是少數而已,而現在呢,稍微一培訓,只要不是太愚鈍,這些婦人很快就是熟練的女工。

總之,甭管賺多賺少,婦人賺的錢已經成為了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麽,女性的社會地位自然也就提升了,至於什麽男女大防之類的,也就沒有太多講究了。

舒雲並不想讓皇子公主們變成那種長於深宮,不知道民間疾苦的人,所以,到了一定的年紀,他們就可以帶著人出宮,當然,沒有特殊情況,不能在外頭過夜就是了。

皇子公主們都經常在外頭拋頭露面了,勛貴人家的孩子自然也是差不多,倒是那些文官,家教比較嚴格,到了如今,還守著原本的規矩,不怎麽允許家中的女眷隨意出門,畢竟,他們這樣的人家,也沒到需要自家女眷出面掙錢的地步。所以,宮裏頭的孩子和那些勛貴的孩子,互相之間自然也就熟悉了起來。

舒雲之所以選擇了鄧愈的女兒給朱樉做未來王妃,也是因為他們早就認識,互相之間已經生出了一些情愫。如果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將他們分開,各自嫁娶,日後也不過就是曾經的一點念想而已,但是,如果將鄧家的女兒像是作為補償一樣,給朱棡做王妃,這是嫌事情不夠熱鬧嗎?平白讓兄弟二人之間生出疑忌來。

朱元璋很快又出了個歪主意,表示可以讓鄧家丫頭做次妃。

舒雲差點沒氣樂了,什麽次妃不次妃的,讓人家開國國公的女兒做側室,這是結親,還是結仇啊!

舒雲擺了擺手,說道:“算啦,人家也未必樂意做這個王妃,國瑞你就別當自個兒子有多搶手了!只是,樉兒那個性子,這事還得先好好勸一勸他才行!”

朱元璋眉頭一豎,說道:“這婚姻大事,要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一個小孩子家家的,能有什麽想法!王保保在蒙元也是一方諸侯,他嫡親的妹子,還委屈了他不成!”

舒雲很想翻一個白眼,成婚是一回事,但是婚後怎麽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你促成這門婚事,為的是促成日後朱樉或者是他的兒孫吞並草原,既然如此,他們夫妻兩個之間的感情還是非常重要的。要是這兩位成了怨偶,回頭對方不肯配合,那就真的要事倍功半了!

何況,無論如何,妻子才是會跟朱樉生活一輩子的人,如果兩人之間一直不諧,朱樉這輩子,只怕也是不會舒心。

所以,舒雲直接說道:“陛下你是一國之君,這等小事,就不麻煩你了,回頭我來跟樉兒說便是了!”

朱元璋訕笑一聲,舒雲很少會叫他陛下,這麽說顯然是她有些不高興了,朱元璋心裏琢磨著,果然還是婦道人家,心裏頭都是想的些情情愛愛的事情,實際上呢,大丈夫何患無妻,在朱元璋看來,若是朱樉日後成了蒙王,就算是王氏不合他的心意,廣選美人又如何呢?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直到今天,舒雲仍然不可能愛上朱元璋的原因,這家夥就是個直男癌!朱元璋沒那麽多時間放在安撫兒子身上,他非常放心地將這事交給了舒雲,然後就忙著處理朝政去了。這麽多年下來,舒雲將一切都打理得妥妥當當,免除了朱元璋的後顧之憂。朱元璋的許多政策能夠順利推行,背後其實都有舒雲的影子。朱元璋一走,舒雲思索了一番,就叫來了朱樉。

朱樉差不多是舒雲三個兒子裏頭,體格最高大健壯的一個,而且雖說算不得天生神力,卻也頗有幾分力氣,在兵法上頭,也有一些天賦。這也是為什麽朱元璋會選擇朱樉去跟王保保的妹妹聯姻的緣故,一方面兩人年紀差不多,要是選朱棡的話,朱棡年紀就比王氏小幾歲了,這會兒還沒怎麽開竅呢;另一方面就是,朱樉的確是個好戰主義者,讓他去經營草原,算起來也是找對了人了,肯定能夠滿足朱樉的好戰之心。而朱棡呢,這家夥其實對於權力沒什麽野心,他居然更喜歡錢,或者說,更喜歡經營。當初他到了年紀,舒雲也準備弄個田莊給他練個手,結果他直接要了個鋪子,雖說沒弄得風生水起,卻也收益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