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馬皇後(已修)(第2/7頁)

至於那些作坊的女工,的確生育減少了她們的收入,可是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這年頭,壓根沒有靠譜的避孕措施,懷上了,如果不想傷身體的話,就得生下來。而溺嬰棄嬰是大罪,一旦發現,一家子都得被拉去做苦役,所以,該生還是得生。好在這個年代,家裏長輩幫著帶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此,孩子差不多能斷奶了,就留在家裏跟著長輩或者是年紀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親媽照舊去做工。實在不行,一些作坊的附近還搞了育嬰堂,類似於托兒所的那種,找了一些婆子幫著看護洗刷,親媽休息的時候趕過來喂個奶就行!

雖說比起後世來,很多地方還不成熟,顯得不夠溫情,不夠人性化,但是,原本在這個時代,除了大戶人家,尋常人家帶孩子就都是這樣過來的,哪有那麽多心思考慮什麽嬰幼兒心理健康呢!

當然,教育是不能省的,義務教育現在拿出來不現實,掃盲卻是應該的。在作坊裏頭,識字的女工都比不識字的拿錢多,因為有的工作,還真的就只有識字的能做,所以,不僅官府將掃盲當成了一項政績來考核,其實這些作坊主也是樂意在培訓的時候出錢教導一些常用字的。

在這方面,漢語真的很占優勢,一天學三四個字,一年下來也一千多了,兩年差不多就將常用字都認完了,正常的閱讀也不會有什麽障礙了!以至於現在識字率比較高的南方已經催生出了一個新的職業--話本寫手。

前朝的時候,就有人專門寫雜劇排演,早就蔚然成風,不過呢,那些面向的對象還是讀書人。排出劇目出來之後,面向的才是尋常百姓。而現在呢,已經開始有不少人開始寫通俗小說了!現在因為識字率也高了,活字印刷自然也就普及開來了,加上造紙技術的發展,各個環節的成本都很低,這也導致了市面上書籍的價格一落千丈,就算是尋常小市民,一個月買個十本八本的話本回去也不成問題。如此一來,自然有一些比較有想法的文人進入了這個行當。

沒辦法,現在識字率高了,一些原本有天賦,卻沒什麽機會讀書的人因為經濟情況允許的緣故,也開始讀書了,偏偏呢,各地每年科舉的名額還是那麽多。而且舉人也就算了,考中了秀才,每隔三年就得再考一次,就像是年審一樣,考核不過,對不起,你的秀才功名沒啦!哪怕考核難度不算大,也是會有人被刷下來的。

考秀才相對容易,考舉人的比例,比後世高考本科錄取率還要低,至於舉人考進士,那就相當於國考熱門崗位的錄取率了,甚至更低一點。

所以,讀書雖說回報率挺高,問題是風險也很大,一些考了一年又一年,眼看著希望不大的,總不能一直讀書拖累家裏吧!雖說現在讀書花銷比以前小了,可是這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那就是純支出,沒有回報的,所以,一些自覺自個科舉無望,又不想去做什麽賬房,也幹不了什麽苦力的,一些人就開始轉行做寫手了!橫豎如今這個行業才起步,就算全是才子佳人的套路,也是有人願意看的!

舒雲也不怕到時候沒人跟出去移民,現在人口數量不怎麽多還好,等到人口數量上去了,本地能夠得到的工作機會少了,看到別人過得滋潤,自個分不到什麽家產,娶不到媳婦,自然會有人想要出去冒險闖蕩。

別說什麽漢人沒有冒險精神,他們不是缺乏冒險精神,實實在在是因為他們能夠通過勤勞的勞動,用土地養活自己,他們自然沒必要去海洋上冒險。他們要真是沒有冒險精神,華夏民族到今天還只是生活在黃河流域呢,如今大明占據的傳統的漢人控制的疆土,當年不都是祖先們披荊斬棘,一寸一寸開發下來的嗎?

所以,只要有這個需要,漢人根本不缺乏冒險精神。真要是吃不上飯了,大家都敢抄起竹竿子造反了,還怕什麽移民呢?

當然,移民這種事情,關鍵還得看利益夠不夠大,在不移民說不定連賣苦力都沒人要,移民就能獲得朝廷補貼,到了地方就分田分地,立馬變成小地主的情況下,只怕沒幾個人會拒絕得了這樣的誘惑。

所以,在明白了未來能夠得到的助力之後,一幫皇子一個個都躍躍欲試起來。老朱家的孩子,老實的不多,奇葩的不少,許多都是一幫唯恐天下不亂的貨色。朱元璋的兒子更是大多數都是滿肚子的壞水,可以說,沒一個是簡單的,也就是到了後來,從朱棣開始,他自個是藩王造反,就開始將一幫子藩王當豬養,才將一幫藩王大多數變成了廢物點心。

而朱元璋的這些兒子,就沒一個樂意留在中原的,一個個都野心勃勃想要出去闖一闖呢!至於後宮那些有兒子的後妃,一開始的時候,都覺得中原繁華,留在中原很不錯,但是很快,她們就改了主意。留在中原做藩王,無詔不得入京,她們這些後妃後半輩子也就是被困在後宮,下半輩子差不多都很難有機會見到自個兒子了!而自個兒子要是出去開辟藩國,情況就不一樣了,那邊穩定下來之後,就可以直接將自個生母接過去做王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