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馬皇後(第4/6頁)

老實說,這其實是笨辦法,這些拐子並不是經常出來的,他們耳目靈通,一旦發現有什麽風吹草動,不對勁的地方,立刻就會縮回去。之前的時候,朱樨就通報了京兆尹,京兆尹那邊哪怕是為了將朱樨敷衍過去,都是要多派出點人出來的。要是叫這些拐子得了什麽風聲,龜縮起來,朱樨就算手底下人再多,也沒辦法。

不過,朱樨運氣不錯,或者說,京兆尹那裏,壓根沒把朱樨這個寧國公主當回事。尤其,那兩個被拐走的孩子,是朱棡親衛的孩子,作為文官的一員,他自認是太子一黨,對於其他的皇子,天然就敬而遠之,並不想摻和這回事,甚至有些陰謀論,覺得是不是朱棡自導自演,想要借題發揮。

因此,京兆尹壓根沒將這事放在心上,他象征性地派了幾個人出來探查,而那些衙役可不知道究竟,他們也如同之前一樣,漫不經心地在街頭巡視,借著打探消息的緣故,給自個撈一點外快。至於真正上心去找什麽的,這是不可能的,丟的又不是什麽高門大戶的孩子,尋常人家的孩子丟了又怎麽樣呢!尤其聽說還是佃戶家的孩子,那就更沒什麽了,說不定丟了之後,反而還有別的什麽際遇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拐子自然沒有感覺到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照舊出來溜達,查看有沒有什麽下手的機會。

然後,他們就栽了。

勛貴人家,自有一套尋人的手段,而那幾個被選出來的女兵也是受過嚴格訓練的,她很容易就在路上留下了隱秘的暗記,朱樨直接帶著人順著暗記摸上了門,將附近還包圍了起來。

這些人固然非常狡詐,有人望風,還挖了地窖,弄了暗室,院墻後頭還有狗洞什麽的,但是碰上人手眾多的朱樨,直接就被一網打盡,一下子光是孩子就救出了十七八個,還有五個少女,院子裏頭還挖出了幾個孩子的屍骨,朱樨將人一捆,就直接得意洋洋地去找朱元璋顯擺去了。

朱元璋聽了朱樨的經歷,嘴上誇獎了朱樨一番,又叫人賞賜那幾個作為誘餌的女兵,心裏頭,卻是殺氣直冒,在這等關頭,京兆尹尚且屍位素餐,要是平常無事的時候,豈不是整日高臥?還提什麽為民做主!百姓有這樣的父母官,簡直是前世造孽!

朱元璋對於官員一向苛刻,要求極高,對於貪腐什麽的,可以說是零容忍了,這幾年,被剝皮實草的官員也是有過好些個實例的,偏偏這樣的雷霆手段,似乎效果並不怎麽顯著,如今一聽在自個眼皮子底下,京兆尹居然也敢這般敷衍,朱元璋立馬覺得自個忍不了了,也不管這個時候不知道多少藩國的使節就在京城,也懶得讓人上折自辯什麽的,幹脆直接找來了錦衣衛,叫他們去處理!

朱樨可不知道自個這麽一來,直接將京兆尹給拉下去了,估計跟京兆尹有關系的那些官員也要跟著倒黴,她正得意著呢!

雖說只是一幫拐子,但是對於朱樨來說,卻是一場足以帶來巨大鼓舞的勝利,朱樨覺得,自個可以接受難度更高一點的考驗了,就開始磨著朱元璋,希望朱元璋給她安排一個正經的差事。

朱樨的理由也很簡單,朱標早就入朝聽政了,朱樉和朱棡乃至朱棣也都陸陸續續開始參政了,沒辦法,他們將來都是要出去開辟他們自己的藩國的,要是不懂治國之術,光知道馬上打天下,馬上可治不了天下!尤其,新開拓的地方可比大明的情況復雜多了,所以,現在先看一下大明這邊治政的手段是必須的,當然,這種事情也要因地制宜,生搬硬套可不成!將來好不容易將地方打下來了,結果因為治國不利,三天兩頭要平叛,那可就是笑話了!

朱樨表示,自個的將來可不是如同姐姐臨安公主一樣,找個差不多的勛貴子弟嫁了,自己將來也是要出去打下自己的一番天地的,所以,她也得有個正經的差事。

朱元璋同樣一本正經地給了朱樨一個差事,嗯,現在京城裏頭來了許多藩國的使節,正好讓朱樨在鴻臚寺掛個職,跟這些番邦使節打交道。

在朱元璋看來,朱樨之前從來沒有什麽類似的經驗,所以,跟番邦使節打交道可以說是最安全的事情了!那等跟大明不和的,遲早都要做過一場,所以,就算是朱樨把人得罪了也沒關系,還可以正好找個茬,將人揍一頓,讓他們知道大明的厲害。至於那些臣服大明的小國,就算朱樨有什麽失禮的地方,難道他們還敢跟大明計較不成!

朱元璋雖說不知道有句話叫做弱國無外交,但是他已經無師自通了這個原則,既然大明是周圍最強大的國家,那麽,哪怕朱樨再無禮,也不會造成什麽不可收拾的後果。

朱樨雖說覺得這事跟她的能力有些不對口,不過事無大小,之前抓拐子的事情就是個開胃菜而已,而接待使節這事已經算是正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