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陳阿嬌

竇太主心滿意足地帶著做紅糖的方子走了,舒雲靠在榻上,舒了一口氣,大長秋看著舒雲的神情,有些為舒雲難過!

大長秋李嘉其實很早之前就開始伺候舒雲了,那時候,她還只是大長公主家的翁主,因為常年住在長樂宮,然後太皇太後就給心愛的外孫女配備了宮人,裏頭自然是有幾個宦官的,李嘉當時就是宦官中的首領,算是舒雲身邊貼身伺候的,等到舒雲嫁入了太子宮,做了太子妃,就是首領太監,後來舒雲入主椒房殿,他就是大長秋。

李嘉能夠做到如今這個地位,憑借的不僅是忠心,自然還有能力。他很能夠體察人心,因此,他很快就發覺了舒雲這個皇後的困境,如果說作為太子妃的時候,娘家還算是一個助力,因為竇太主在太皇太後和先帝那裏很有影響力,而那個時候呢,太子妃其實是最無憂無慮的一端時間了,可是很快風雲突變,太子登基做了皇帝,然後呢,就有了翻臉的趨勢。

竇太主仗著曾經的功勞,對皇帝索取無度,皇帝呢,也想要擺脫竇家陳家的影響,哪怕被太皇太後壓下去了,但是,對皇後的態度其實早就不如從前了,就算如今還算是和睦,但是裏頭能有三分真心就不錯了。

可以說,皇後在宮裏頭,除了太皇太後之外,別無倚仗,偏偏竇太主覺得皇後有了一個皇子,就可以高枕無憂,愈發變本加厲,卻不知道,椒房殿中久已無寵,皇後想要再有一個孩子,都得拿出真金白銀來換,可見皇帝對椒房殿的態度如何。李嘉在宮中多年,他還非常年少的時候,還曾經見過伺候過薄皇後的大長秋,薄皇後因為無子的緣故,姑祖母去世,椒房殿便淪為冷宮,不多久,就因為無子被廢,後來只有一間狹窄的宮室終老,最終郁郁而亡。

薄皇後難道對先帝無功嗎?須知,當年文帝寵愛劉揖,也是還是太子妃的薄皇後在薄太後那裏轉圜奉承,算是穩定了先帝的儲位,但是後來呢,劉揖死了,先帝剩下來的皇子也就是劉啟跟劉武兄弟兩個了,薄皇後的作用也就沒那麽大了。畢竟,劉啟其實比劉武在各個方面都靠譜得多,別的也就不說了,劉武耳根子軟,特容易被人忽悠,這樣的人要是做了皇帝,用不了多久,就要被那些老奸巨猾的臣子糊弄得一愣一愣的了!

像是七國之亂的時候,先帝連個準話都沒有,就將這個弟弟給送到最前線頂缸去了,等到七國平定,立馬翻臉不認人,劉武也壓根沒什麽辦法,只能搞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主意。

對於這等薄情的帝王來說,恩惠這種東西算什麽呢?就算有恩,也得藏在心裏,永遠不要說出口,哪裏能挾恩圖報呢?畢竟,這等擁立之功,還到什麽時候才是個頭,皇帝耐心沒了,那麽,就是你倒黴的時候了。

可以說,陳皇後如今看著風光,實際上根本就是如履薄冰,也虧得如今皇帝只有劉衍一個兒子,要是還有其他皇子的話,只怕陳皇後和皇長子的地位立馬就要受到影響。

只是,作為一個奴婢,一個宦官,李嘉對舒雲的困境半點辦法也沒有,他能做的,無非就是幫著舒雲管理好椒房殿,照顧好皇長子,讓舒雲沒有後顧之憂。

李嘉的忠誠,舒雲自然是能夠看得出來的,只是目前為止,舒雲也沒什麽額外能讓李嘉去做的,劉衍如今已經會說話,會走路了,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早慧,太皇太後擔心劉衍太過聰慧,遭了老天爺的忌諱,因此,幹脆給劉衍取了個小名,叫做去疾。宮裏頭幾個主子,也都是叫劉衍這個小名,舒雲也是如此。

舒雲教導過的孩子太多了,聰明的孩子也有好幾個,只是這會兒呢,弄什麽史書教導孩子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因為那些所謂的歷史還都是後來的事情呢,也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發生,如今正統的史書就差不多一本《春秋》,還有好幾個版本,舒雲幹脆也懶得糾結版本的問題了,直接選了《春秋》裏頭的一些故事,講給去疾聽。

小孩子再早慧,這些其實也是聽不懂的,自個坐在那裏玩著積木和鈴鐺,舒雲也照舊在他耳邊讀著,他雖說看起來是一副不感興趣的樣子,但是你要是住口不說了,他還得跟你急!

舒雲講了兩個小故事之後,李嘉就識趣地過來,開始給去疾念起了《倉頡篇》,這也是漢朝這會兒的啟蒙書籍,去疾也不嫌棄,一邊玩玩具,一邊在那裏聽著。

椒房殿這邊的生活顯得平靜無波,而劉徹那裏,對於歷法的重修工作總算是進入了一個收尾的階段,這也讓劉徹長松了一口氣。劉徹這一次搞出來的歷法,其實就是後來人雖說的農歷了,這個時候叫做太初歷,一年十二個月,一個月差不多三十天,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指引百姓進行農業活動的二十四節氣,如今都算是搞出來了,僅此一項,已經是功莫大焉,再三驗算無誤之後,劉徹直接下令少府刊印新的歷法,不再以十月為歲首,而是改成了正月,整個大漢,算是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劉徹也順勢直接將年號改成了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