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陳阿嬌(第5/6頁)

只是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劉徹也沒有後悔的余地了,甚至他覺得這樣其實也不錯,舒雲這個皇後是做不了呂後的,呂後當年之所以能有那般光景,是因為周呂侯在諸多列侯之中,幾乎可以說是功勞第一,而呂後的其他兄弟子侄,多半也比較出息,比較靠得住。可是舒雲呢,陳家那邊,陳須與陳蟜要是能靠得住,母豬都能上樹了!而竇家那邊呢,也是青黃不接,老一輩的人如今已經差不多要麽過世,要麽退下去了,新一代的人呢,除了竇嬰還有一點本事之外,其他人嘛,那就真的是非常平庸了!可是竇嬰這樣的性子,哪怕是先帝,對他也是很少重用的,做皇帝的人,多半都不會喜歡竇嬰這樣的人。劉徹可以確信,舒雲跟竇嬰不可能有多相合,哪怕的確是親戚也是一樣。

這般一想,劉徹覺得既然不會出現外戚當國的事情,那麽,朝臣們稍微弱勢一點也不算什麽,真要是一個個都比較能幹強勢,回頭將孤兒寡母當做軟柿子一般欺負,劉徹覺得自己死了都合不上眼。

勉強安慰了自己幾句之後,劉徹就打起精神,將三公九卿都安撫恩賞了一番,讓他們以後好好輔佐幼主,然後呢,劉徹就直接表示,幼主登基,親政之前由皇後攝政,等到日後新君成人之後再歸還。

劉徹這般顯然將王太後打了個措手不及,偏偏劉徹宣召三公九卿,壓根沒叫她這個太後,等到她感到未央宮的時候,已經塵埃落定,劉徹的遺詔直接就歸档了!

她很想要跟劉徹這個兒子理論一番,結果劉徹這會兒已經露出了疲憊之色,然後明顯支撐不住了,臉色也開始發白,臉上虛汗一層層冒了出來,頓時未央宮一片兵荒馬亂,太醫令還有其他幾個醫者同樣滿頭大汗地小跑著過來,又是塞藥,又是針灸,總算劉徹看著精神了一些,然後就讓一幫大臣退下了。

至於舒雲這個皇後,劉徹猶豫了一下,幹脆也讓她回去了,劉徹很擔心,自個這個生母會不會鋌而走險,直接對太子下手,因此,還是讓舒雲趕緊先去做好準備才行。而王太後呢,卻留在了未央宮,神情復雜地看著劉徹,終於開了口:“徹兒,你就這麽信不過我這個做娘的?”

到了這個時候,劉徹也懶得繼續跟王太後玩什麽母慈子孝的把戲了,他喘了口氣,輕聲說道:“母後,這一點你不是明白嗎?若是你僅僅就是我的母親,你如今應該做的難道不是關心我的身體嗎?而不是在這裏質問我臨終前的安排!”說到這裏,劉徹臉上露出了譏諷的神情:“母後,如果我不是你唯一的兒子,那麽,如今,只怕母後你立馬就想要立皇太弟了吧!”

王太後只被劉徹這一句話說得氣急敗壞起來,她冷笑起來:“你信不過我,倒是信得過阿嬌!呵呵,要是你那時候剛剛登基,我倒是相信,她不會有其他什麽念頭,但是現在情況可就不一樣了,我是個女人,自然知道,一個女人真正愛一個男人會是什麽模樣,你別以為阿嬌還是那個對你一心一意,愛到死去活來的小丫頭,她如今可跟從前大不一樣了!她真要是掌握了權柄,你以為她會怎麽做?”

劉徹再次沉默了一下,然後他有些譏諷地說道:“若是她還是當年哪個只知道跟在我後面跑的阿嬌姐姐,那麽這事朕的確不敢交付給她,但是如今,阿嬌已經是一個合格的皇後了,為什麽我不能交給她呢?朕寧可要一個聰明能幹,有野心有魄力的皇後做太後攝政,也不能將國事交托給一個除了愛情,什麽都不懂的女人啊!”

劉徹做了皇帝之後,才能理解當年高祖皇帝的心思,明明知道惠帝性子軟弱,也並非他最愛的孩子,而且還能夠預想到,自己若是死了,曾經的愛妾愛子會遭遇什麽樣的報復,最終依舊讓劉盈繼位,讓呂後攝政。

事實上,呂後執政的時候,漢室的經濟水平實際上是在穩步上升的,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呂後才是一個合格的掌控者,頗有帝王心性,若是惠帝再能幹一些,願意多聽一聽呂後的話,也不至於到了最後落到連血脈都斷絕的地步。

但是,漢室卻是在呂後執政期間,真正穩固了統治,等到呂後過世的時候,那些曾經三五不時跳出來造反的諸侯已經一個個都煙消雲散,留給文帝的大漢是個相對比較平穩,比較清明的局面。之所以史書上將呂後妖魔化,也不過就是因為之後繼承了這大好河山的是劉恒這一脈而已。而且那些後來掌權的人也是因為誅除了諸呂之後才得以發跡,在呂後在世的時候,最能發狠的也不過就是返回自己的封國,一聲不吭而已。所以,為了顯示他們的偉光正,那麽呂後也只能扮演一個比較糟糕的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