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陳阿嬌

劉徹當初將羽林衛看得死死的,不過呢,等到人快死了,總不能讓羽林衛也跟著他一塊下去,因此老老實實將羽林衛乃至虎賁軍,期門軍中他一手培養出來的那些人都帶到了舒雲面前,因此,舒雲對這些人還是比較了解的。

這些人呢,就算是不想忠於舒雲,也沒這個底氣,因為他們原本出身就不高,公孫敖算是裏頭不錯的了,但是了,他終究不是公孫家的嫡脈,跟公孫賀比不了,家裏頭的資源根本沒多少能落到他頭上,當年能掏錢讓他在劉徹的太子宮做個騎郎,已經算是對得起他了。

總而言之,劉徹一死,最惶惑的就是他們這些人,他們原本算是劉徹的親信,其他人早就羨慕嫉妒他們的待遇了,劉徹這一走,他們一個個就沒了主心骨,要是攤上了對他們不待見的掌權者,說不定他們的編制都有可能撤銷,直接編入南軍北軍裏頭去。

舒雲當然不會這麽做,南軍北軍是宿衛宮中的,等閑根本不會離開關中,算是老劉家的心腹力量。真正會出去打仗的是幾個野戰軍,比如說飛狐軍,句注軍,細柳營之類的,當然,細柳營因為算是周勃當年一手帶出來的,這才會出現孝文皇帝巡幸細柳營,最後還被攔在營門外頭的事情。這自然是一件非常遭忌諱的事情,因此等到周亞夫死後,細柳營就被撤銷了番號,裏頭的軍官都不得不退伍,而下面的士卒卻是被打亂了編制,被其他那些軍營瓜分了。

劉徹對南軍北軍不是那麽信得過,難道舒雲就信得過了?她之前根本沒有跟南軍北軍之中的關鍵人物有過什麽往來,總不能將自己的安全寄托在這些人的良心和忠心上頭。霍光當初也是武帝的托孤重臣呢,最後又幹出什麽事情來了?昭帝是他架空的,昌邑王是被他廢掉的,宣帝一度也在被廢的邊緣。皇權這種東西呢,看起來很好看,實際上呢,若是沒有足夠的手腕和實力,那麽就是空中樓閣。

舒雲在軍方缺少足夠的臂助,所以,她作為劉徹的遺孀,能夠依賴的,自然就是劉徹留下來的這些人。

因此,舒雲不光不會撤銷劉徹留下來的這幾支軍隊的編制,甚至還會不斷加強他們。

所以,有了高橋馬鞍、雙邊馬鐙和馬蹄鐵,舒雲第一個裝備的就是這幾支軍隊。

然後呢,舒雲就在上林苑中來了一次演習,演習的自然是新的作戰方法。

技術的進步勢必會帶來戰術的改變,春秋時代,大家還都在使用戰車作戰呢,等到了戰國的時候,戰車就跟不上形勢了,像是到了秦國一統六國的時候,戰車什麽的,純粹只能當做擺設了!

秦朝那時候,除了駐守長城的軍團之外,大多數還是步兵為主,至於長城軍團,拋下了河套,河西走廊之後,中原就失去了最好的馬場,以至於等到劉邦當皇帝的時候,想要湊足四匹毛色一樣的馬拉車都不行,可見中原缺馬缺到了何種地步。

自從白登之圍之後,漢室就開始重視養馬,但是沒有合適的馬種,沒有合適的牧場,養出來的馬自然不會太好。一直到後來,像是韓頹當這樣在匈奴那裏也是貴族的人率部投降漢朝,才算是帶來了匈奴那裏的優良馬種。

像是這些年的時候,朝廷通過走私,還有邊境的欈市,也弄到了一些馬匹,還鼓勵民間養馬,哪怕明白民間養出來的馬做不了戰馬,但是就算是回頭用來拉車,也是好的。

之前的時候,漢軍一直是使用的沿襲自秦代的步戰戰法,就算是騎兵,馬對他們來說也僅僅就是個交通工具而已,到了地方,還是繼續下馬步戰。

當然,這也是因為在中原這邊,大多數時候壓根沒有騎射發展的余地,中原正常是以城池作為戰略基地,就算是當年,老秦人打下了河套,也是在那裏築城,然後以城池作為後勤補給中心,對外擴張,很容易就能連成一個網絡,限制騎兵的發揮。

趙武靈王搞胡服騎射的時候,針對的其實也多半是當時北方的胡人,在中原地區,這一點是真的不方便。即便如此,趙武靈王也沒能真正維持多長時間的騎兵,因為損耗太大,對於兵員的素質要求也很高。匈奴那邊,小孩子三四歲就能騎羊,幾乎就是長在馬背上的種族,所以,即便沒有馬鞍,馬鐙之類的東西,他們也能夠將自己固定在馬背上,即便如此,能夠熟練掌握騎射技能的,在匈奴那邊,也算得上是勇士了。

而在中原,一方面是身材的原因,這個時代的中原人種,其實要比匈奴人身材高大得多,這也導致了,他們騎在馬背上,如果不借助其他工具的話,難免就會重心不穩,別說是脫手騎射了,就算是想要騎得比較穩當,都需要耗費更多的力氣。另一方面呢,就是缺乏訓練了,北地那邊還好,許多中等乃至地主人家家中就會養馬,從小訓練子弟騎馬射箭的能力,而往南之後,騎馬就不是什麽通用技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