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陳阿嬌(番外)(第4/6頁)

28L:為16L默哀!

29L:為16L默哀!

30L:為16L默哀!

……

37L:對這個一直歪樓的帖子絕望了!我再去開一貼。

事實上,孝敬聖皇後的墓室被打開之後,針對性的研究還有相關的言論就從來沒停止過,哪怕如今皇室的成員都算得上是孝敬聖皇後的子孫後代了,但是對於這種事情,大家並沒有發表什麽意見。

實在是近八百年時間過去了,無論是劉衍還是劉循,都比較長壽,留下的兒女也比較多,一代代繁衍下來,哪怕因為推恩令的緣故,許多已經淪為平民,但實際上呢,孝敬聖皇後臨終之前將自己的產業做出了相應的處置,如同後來的家族基金一般,這些產業幾乎都是日進鬥金,她這一脈的子孫,成年之後都能得到一筆初始資金,用於開拓創業。這些人裏頭自然也有庸碌之輩,或者是運氣比較糟糕的,錢到了手,沒能闖出什麽名堂,但是呢,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收獲,因此,劉家的子孫呢,就算是失去了爵位,日子也過得不錯。這種作為一開始的時候來源於一些大商人,他們會資助家裏的子侄,女婿乃至其他親戚出去做生意,做成功了,自然是好,做虧了,就回家做事。等到了後來,許多貴族也會這般培養自己的孩子,免得一個個都不成器。

到了宣帝時期,有感於列侯還有宗室子弟不思進取,宣帝下達了開拓令,凡是有爵位的公卿列侯或者是宗室子弟,都可以申請開拓令,也就是後來所說的開拓貴族。事實上,如今漢室的大部分疆域,都是這些開拓貴族打出來的,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這些新開辟的領地只是名義上歸屬朝廷,實際上呢,就是獨立的王國,每年意思意思朝貢就可以了,至於其他的,都是自己做主,這也是仿照當年交州王劉循的舊例。

可以說,漢室能夠變成如今這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格局,開拓令就是最大的功臣。

其他人不知道,實際上皇室內部有著傳言,說皇室後來的許多政策,都與當年的孝敬聖皇後息息相關,每一個太子冊封之後,就會在上一任皇帝的指引下,閱讀孝敬聖皇後遺留的一部分手稿,像是開拓令,實際上就是當年孝敬聖皇後手稿之中記載的。

當年孝敬聖皇後在世的時候,有方士遠遠看到孝敬聖皇後的馬車,就說那裏紫氣彌漫,日月同輝,然後就說孝敬聖皇後是天生的聖賢,神女下凡什麽的。

當然,孝敬聖皇後對此嗤之以鼻,她從來不相信這些方士,只覺得這些人是在博人眼球,故弄玄虛,想要以此晉升。想想看吧,始皇帝那樣的人,就被這些方士騙得一愣一愣的,為了求仙,不知道做了多少蠢事。當然,如果劉徹沒死的話,他也會是其中的一員。

但是呢,在劉家子孫乃至那個時代的漢家公卿百姓眼裏,陳皇後就是這樣一個有著相當傳奇色彩的人,甚至民間有人為孝敬聖皇後立生祠,每日裏向著孝敬聖皇後祈禱,然後還有人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的祈禱靈驗了什麽的。

對於如今的皇室子孫來說,他們其實也想要從孝敬聖皇後的墓室中得到一些真相,畢竟,皇家這些年來,出的大變故不多,小變故不少,長樂宮未央宮都曾經遭遇過祝融之災,在計算機和信息網絡發明之前,許多信息都只能記載在紙上,紙張其實是非常脆弱的,放在空氣中會氧化,變黃變脆,曾經大家不知道這一點,後來就發現原本藏在木箱裏頭的書冊,打開箱子之後,在陽光下迅速發黃變脆,一碰就變成了碎片。哪怕後來大家都非常重視這些書籍的保護,幾乎隔一段時間,就要將以前的典籍拿出來重新翻印,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皇室保存的書籍越來越多,就算是皇室有自己的出版社,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還是有許多漏網之魚,自然,後來這些都算是失傳了。

之後的那些書籍也就算了,但是在武帝之前的那些書籍,因為孝敬聖皇後生前喜歡閱讀各種書籍,所以,孝敬聖皇後晚年的時候,武帝就下令少府將能夠搜集到的圖書還有孝敬聖皇後曾經的手稿都印刷成冊,連同雕版一起作為孝敬聖皇後的陪葬品,等到孝敬聖皇後薨逝之後,這些都被封存起來,跟隨孝敬聖皇後埋入了地下。

據說那幾年,少府名下的造紙作坊和印刷作坊,都是在為這件事做準備,使用的是最好的禦紙,用的雕版也是專門從西南那邊的深山老林裏頭采伐的檀木,按照那個時候雕版還有書籍的價格,孝敬聖皇後也不能說是薄葬了,畢竟,許多書籍那真的是花錢都買不來的。

因為有著皇室提供的墓室圖紙,哪怕因為地震的緣故,一些結構被破壞了,但是最終挖掘依舊非常順利。各處帝陵中歷代帝後的靈柩被起出,經過維護之後,重新下葬到新開辟出來的皇室陵園之中,至於陪葬的物品,在經過研究之後,除了一些需要保密的部分,其他的都會被放到專門的博物館對民間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