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呂後(第6/6頁)

劉邦對於趙佗,自然沒多少好感,但是讓他去征討南越,他是不可能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的。倒是如果南越有什麽小辮子落在了漢室手裏,劉邦倒是可以驅使長沙國,還有東甌王,閩越王,南海王等攻打南越,畢竟,大家都是出身百越,對於當地的氣候都比較適應,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但是這是下下之策,東甌王也就罷了,算是漢化比較深的,而閩越王,南海王在百越人中雖說也算是精英,卻是保留了越人傳統的,他們更想要的是越人自治。

因此,劉邦只會想辦法維護他們中的平衡,在某種程度上消耗他們的實力,而不會讓他們有機會吞並了南越那邊的土地,實現自身體量的增長。

舒雲一貫都是喜歡經濟當先,政治上不能解決的問題,那麽,就先從經濟上頭的互通開始吧!

南越那邊缺的東西太多了,舒雲相信,只要放開一個口子,那麽,他們肯定是會趕緊跟上的。即便是趙佗,除非他想要一輩子做這個蠻夷大長老,否則的話,就算他這一輩不能歸附中原,他的子孫後代,也是要謀求融入中原的政治文化圈的,總不能真的甘心世世代代做蠻夷吧!

何況,斷絕交通這種事情,阻擋得了漢人十年八年,還能阻擋百八十年不成!始皇帝當年在那樣的情況下,還派出了他們征討嶺南,漢人只要騰的出手來,那麽,對南越下手,根本就是難免的事情。

天下太平之後,其實趙佗那邊就已經開始嘗試著派人打聽中原的消息了,原本趙佗還以為天下要混亂個幾十年,哪知道,不過就是不到十年的時間,天下已經初步平定了,趙佗一個沒注意,自個就被幾個新冒出來的諸侯國包圍了,而且這些國主還都是百越人出身,對於南越這裏也是知根知底的。

趙佗即便當初的時候,僅僅是龍川縣令,南海郡尉,但是他能夠占據南越多年,還悍然攻下了桂林和象郡,自立為王,可見他其實也是個了不起的政治家。

以前的時候,他所作的一切不過是建立在中原混亂的情況下,而如今呢情況已經不一樣了,比起中原來,南越對於中原的依賴其實更重,南越那邊一直刀耕火種,又缺乏相應的技術和資源,所以,鐵器,還有其他一些工具,都依賴與中原的交易。

以前戰亂的時候,南越那邊就是偷偷摸摸地走私。南越地方潮濕炎熱,哪怕土地其實算不上非常肥沃,但是呢,一年種兩季的糧食不成什麽問題,因此,南越其實在有一段時間,一直偷偷摸摸地用糧食還有南越的一些特產,跟中原的商人交易一些青銅器和鐵器,甚至還有一些武器。

現在南越被幾個諸侯國包圍了,一個個都對南越虎視眈眈,恨不得直接上書長安表示,長安爸爸,我想要為你分憂,我們幹脆進攻南越吧!

等到外面來的消息越來越多,趙佗也就越來越坐不住了。中原有了更加先進的鐵器,青銅器已經被淘汰到變成偏遠地方的農具了;中原那邊擊退了來犯的匈奴,如今跟匈奴在關外互市;中原好像出了一種神奇的東西,叫做石灰水泥,用來修橋鋪路,鋪設水渠,還有築城非常好用……

其他人只是覺得中原那邊的新鮮東西很多,而在趙佗眼裏,這代表著中原的技術已經出現了飛一般的跨越,比起當年的秦國只強不弱,只需要一定的時間滋生人口,漢朝的國力就能超過秦國。

趙佗頓時明白,如今自己歸附的話,還能撈個好位置,要是再等下去,在漢人那裏留了個不識擡舉的壞印象的話,那麽,之後漢人報復起來,南越國是撐不了多長時間的。

因此,不過是韓信這邊意思意思,派了個使臣過去詢問稻種的問題,趙佗就羞答答地表示,蠻夷野人,久慕王化,之前的時候,天下紛亂,他不識真龍,所以只能斷絕交通,退守南越,等待真龍天子,如今漢家天子天命所歸,他們這些野人也得以沐浴恩澤,所以,希望能夠內附雲雲。

雖說趙佗的話裏頭多有不實之處,但是呢,這還是在長安掀起了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