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4/4頁)

這倒也是,如果真聽到什麽風聲,可以完全避開,留著條尾巴在外面算什麽?

弄明白了周氏那麽多人缺考全是運氣,就有人嘆道,“周兄,真羨慕你們的運氣啊。”

這次的科考舞弊案,周氏只有一位考中了舉人,受到的影響最小。所以你看,他們來的全是當家的,人家周氏來的是周海這個少族長,而非周逸夫這個族長。

但你還不能對他們著急上火,因為周氏完全可以不著急,悠哉悠哉地等他們這些人使勁撈人。他們不撈,周氏也不用急,大不了就損失一枚讀書種子,相比他們這些損失慘重的,周氏完全承擔得起。

周海搖頭道,“僥幸僥幸,先前周家坊還為了周宥他們的缺考雞飛狗跳的呢。放榜之後,他們就更難受了。你們沒見著,就這麽點時間,個個都掉了小十斤肉,看得我那叫一個心疼喲。”幸運啥,都是苦過來的熬過來的。

……

周海秉承著多聽少說話的原則,並不怎麽開口。

但是,他們幾族邀請周氏前來,可不是看他們置身事外的悠哉的。

這不,顧長生開口了,“海大侄兒,我們知道你們周氏與京城袁家袁七公子交情匪淺,能不能托你們請他幫忙替咱們這些考中卻無辜被牽連的考生說句公道話?”

“顧大伯,你這要求太為難人了。袁公子只是在周家坊小住,交情並不如你們所說的那麽深厚,我們實在不好張這個口啊。”周海是一臉為難,他是真為難,他們內裏的人多少都知曉袁溯溟為何在周家坊逗留,可是為了外人張這口,不是那麽回事。

“大家都是廬江這片地界的老勢力了,雖然偶有爭鬥,但也是小範圍的,到了外面,做官的那些還是講究一個守望互助的。從大局出發,考中的這批都可以稱作青年才俊,如果全折了在這場無妄之災裏,大概會出現一個斷層。”到了你們周宥那一代,有可能會出現獨木難支的境況。

“而且即使像我們這樣的大家族,培養出一批學問能考中舉人的後輩也不容易。如果你們能幫幫忙,咱們在場的,都承你們周氏的情。”顧長生分析得在情在理,試圖說服周海幫忙。

不少人都點頭附和顧長生的話,他們這次考上舉人的,就是族裏的讀書種子,還是優秀的那批。這裏頭有些個人,水平高到即使沒有那鏡水先生的試題選,今年依舊能夠考中。

如果全折了,對哪家來說都是損失。

其實在場的家族,哪家沒有幾個當官的呢,區別在於是京官還是地方官,官職大小部門不同而已。自己家被牽涉了,也不好自己給自己求情,

那些落榜的考生都盯著呢,誰知道他們開口之後,會不會像瘋狗一樣咬過來。

如果袁家開口就不一樣了,首先他與此案無關,再者官職份量也足夠。他開口之後,大家再眾志成城地幫忙敲敲邊鼓,應該就能過了這關了。

他們現在最怕的是,如果沒有人替他們撐這個頭,只是皇上一句話就隨意處置了。

“這事我說了不算啊,不然這樣,你們商量出來一個章程,我替你們雙方引薦一下,談得不談籠,全看你們雙方如何?”周海可不想攬事,他們說的承情,他聽聽就算,有些恩情在當下的時候會銘感五內,但時過境遷,日後又有誰記得?況且讓人袁家幫那麽大的忙,不該表示一點誠意?

周海這一招滑溜得很。

其余人相互看了一眼,點頭同意這個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