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2/3頁)

周蓁蓁笑道,“二叔讓我不要見外,但您這話就是外道話了,正如您所說,都是一家子人,何須客氣?”

袁溯溟溫和的目光一直落在她身上。

袁建域爽朗地笑道,“那行,咱們客氣話就不要說了。進了袁家的大門,就是一家人。”

旁人如袁二哥等這時才插話進來,“這才對嘛。”

接著,男人們便就地商量起袁建域即將前往西南任職的事來。

周蓁蓁靜靜地聽著,沒有說話。

她這時才知道皇上對閩南決堤致十來萬百姓受災一事已經有了決斷。

最重要的是,袁建域歸來時拿到了萬民傘。

萬民為其求情,連皇上都為之動容。

揚淮縣決堤,淹了十余萬之眾,雖非是袁聿域之過,但他卻有失察之罪。所以他閩南州牧一職是保不住了。皇上令他,左遷為西南州牧,即日前往西南赴任。

西南貧寒,不如閩南一帶富足,確實是左遷。但這樣的懲罰已經是皇恩浩蕩了。所以袁建域對於皇上的任命,領旨謝恩。

其實從這旨意來看,皇上還是願意用袁二叔的。

而且西南啊,她可是有老對手在那的,想到她還沒出嫁前興業投資集團那封來信,或許二叔到了西南,會有驚喜哦。

稍晚,周憲讓人傳話給她,說周海和他爹他們要回去廬江了。

周蓁蓁和袁公子去送的他們。

看到他倆來送,周海很高興。

本來他們周氏不必如此正面得罪賀家的。但周溶嫁女,讓周氏一族陷入兩難。此次他上京將周溶一家除族,是站隊,也是正面對上賀家。

此時既然站隊了,他自然是希望他們選擇的袁家,能與他們之間的關系能更緊密一些。

寒暄了兩句,周海就催她去找她爹去了。他知道他們到京城之後,他們父女倆都沒好好說過話。現在又正值分離,且下次相見還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他自然不會沒眼色的一直拉著她說話。

“爹,這是你第一次來京城吧?我本想留你在京小住一段日子的。”周蓁蓁還真有打算讓她爹京城廬江輪流著住。

周涎笑笑說道,“在京城,我怕是住不慣。”

“有什麽住不慣的?日子你想怎麽過就怎麽過,就和廬江一樣也行。平時看看憲哥兒讀書,我和憲哥兒得空了就帶您四處逛逛,遊玩遊玩……”

她的話,讓周涎雙眼充滿了憧憬,但他最終還是搖了搖頭,“不了,我這就隨你海大伯他們回去了。你祖母還不知道你大伯一家被除族的事,我擔心她知道後一時接受不了,身體也吃不消。看到你們姐弟倆在京城過得好,我就放心了。”

而且他沒說的是,那妾氏也快生了,他總得回去看看。

“那好吧,這次你有事,下次你來京,可不許那麽匆忙了啊。”

女兒的親近,讓周涎很高興,對她這要求,自然沒有不應的,“行,下次就聽你的。”

周蓁蓁拍了拍周憲的肩膀,示意他多和父親說說話。

周憲上前,與周涎一道,並排站在江邊,邊聊邊看浪潮洶湧。

周蓁蓁自覺退後,然後被袁溯溟攬住了肩,兩人相視而笑。

此時的賀燦,卻沒有他們的好心情。

那日在周宕府上看到尾隨周蓁蓁的馬冬梅時,賀燦就知道自己輕視了周蓁蓁這個對手,對周蓁蓁這個對手不夠了解。

他之前對周蓁蓁就有所懷疑了,因為她今生的表現與上一世迥異,甚至可以說,今生的她比上一世耀眼太多了。

他曾在周家坊試探過她,她當時拿話擋了回來,沒承認也沒否認。

他當時沒太放在心上。

賀弦就曾一再強調周蓁蓁的狡猾。

可他卻聽過就算,並未真正將她重視起來。

因為他的大意,讓賀家吃了好大一個虧。

再見到馬冬梅,他就想起了上一世。按理說馬冬梅他本應是賀家的肱骨之臣的,現在卻轉投了袁家,將人會成為袁家的一員大將。這其中沒貓膩,他打死都不會信的。

查了馬冬梅的際遇,賀燦很清楚地發現,馬冬梅的選擇受周蓁蓁影響至深。

再調轉過頭來查周蓁蓁,他能很明顯得知一個結論,那就是她和他一樣的際遇,甚至她比他回來的時間更早一些。這個時間應該在他拿著玉佩去周家坊尋找救命恩人之前,因為她當時否認了,這一點和上輩子不同。

但越是調查,越是見識到周蓁蓁的閃耀,他就越覺得迷惑。

周蓁蓁她明顯比上一世更聰慧,聰明得不像話。最讓他驚艷的是,她利用了康靖二十七年的鄉試,將與她與周氏做對的幾波敵人一網打盡,其中她表現出來的智慧與膽識,以及對人心對時機的把握,真的是他生平僅見啊。

這樣的心智手段,會是上輩子的周蓁蓁具備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