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厚顏無恥(第2/2頁)

“懂了。”九阿哥心想,我寧願不懂。他汗阿瑪變了,變得不念舊情,變得敢過繼長子,變得越來越可怕,“索額圖、納蘭明珠、佟國維和隆科多,還有內務府的那些人,一下子少這麽多,一時能找到接替他們的嗎?”

康熙也想問,“能嗎?”

“能啊。內務府管事的人本來就多,再減去三成也夠用。”劉徹道,“佟國維他們幾人麽,把下面的提上來就行了。”

八阿哥很懷疑,“能擔重任?”

“可以。若不是他們壓著,早上來了。”劉徹道,“一個個半只腳踏進棺材裏的人了,也不知怎麽就那麽戀權。”

康熙想翻白眼,“你不戀,為何不早點退位?”

劉徹假裝沒聽見,看都不看他。到清溪書屋,命宮人打水沐浴,浴池裏只剩他一人的時候才說,“非得打一架才痛快是吧?”

“你當朕是你。”康熙坐在浴池邊,“內務府的管事好選,索額圖和佟國維的接替者,你得仔細選。”頓了頓,又忍不住說,“朝中沒有。”

劉徹:“那就從地方上找。對了,漢族還是滿族?”

“你覺得呢?”這個問題很敏感,一個字沒說好,他倆都有可能打一架。

衛青騎奴出身,金日磾乃匈奴王太子,前者官至大將軍、大司馬,後者是輔政大臣。劉徹在乎出身可不會用他們,“隨便。能用就行。”

“那你先從漢軍旗中選。”漢軍旗中有許多滿人,但有些改了漢姓,比如太子福晉石氏,本姓瓜爾佳。改了之後,太子福晉的阿瑪在地方上治績不俗,得漢人擁護,很多漢人現已把石家當成漢人,重用這類人,滿人不會有意見,漢人也高興。

劉徹還不知道滿漢之間的矛盾,聽他這樣講,就回憶這些天看到的官員履歷,“李光地不在旗吧?”

“他還在服喪。”康熙提醒道。

劉徹:“都七八個月了,可以回來了。”

“親人去世,至少得一年。”康熙道。

在外面逛一天,來的路上跟他吵半路,劉徹不想再他叨叨,“李光地又不在京城,我現在下旨,等詔書到他家,他再到京城,就一年多了。”

“還能這樣算?”康熙長見識了。

劉徹反問:“為何不能?”

“……你高興就好。”康熙無奈地說。

劉徹滿意了,“明年親征,不不不,我不親征,你打死我也不親征。明年征討準噶爾,現在就可以準備糧草人馬了吧。”

“差不多。”康熙道,“這裏離那邊不甚遠,從熱河行宮回來,再籌備也行。”

說起不甚遠,劉徹又想問,“為何把皇城建在此地?別跟我說位置好,位置好的可不止這一個地方。”

“還有長安?”康熙白了他一眼,“朕以前跟你說過,此地是前朝皇帝建的,本義是天子守國門。結果朕的先祖就是從這裏入關的。”

劉徹:“子孫後代不爭氣,他也沒想到。”

“是呀。但願朕的子孫後代能爭點氣。”康熙說著,想到爭氣他也看不見,不爭氣他也不知道,“不說這事。說糧草的事。”

劉家後代也不爭氣,康熙不想說下去,劉徹也不想提,而糧草需戶部來辦,“戶部尚書是誰的人?”

“誰的人?”康熙沒懂。

劉徹:“依附誰?”

“馬齊不依附任何人,不過,他——”

劉徹一聽這話,忙說:“他怎麽了?快說。”

“他和佟國維關系不錯。”康熙道,“朕感覺只是泛泛之交。”

朝政被索額圖、納蘭明珠把持,佟國維面上不顯,他倆也不敢得罪他,馬齊年紀不大,能在三人眼皮子底下做到戶部尚書,說他不依附三人中任何一個,劉徹打心眼裏不信,“他跟你說的?”

“這倒沒有。”康熙道。

劉徹:“那就說馬齊有可能是佟國維的人。那麽——”

“此人可用。”康熙忙說。

劉徹笑道:“我也沒說不能用。不過得容我查查。”

“你可別再查了。”康熙現在是一聽到“查”字,腦袋就一抽一抽的痛。

劉徹假裝沒看到他無可奈何的表情,故意問:“為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康熙瞪眼道,“還用朕提醒你?”

劉徹搖搖頭,不需要,“小問題我當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戶部管著全國的錢糧,他敢帶頭貪汙受賄,中飽私囊,我不想處置他,你也不同意吧。”

“你知道我心裏怎麽想的?”康熙沒好氣道。

劉徹點頭,很認真道,“知道啊。我是我,也是你,咱倆心靈相通啊。”

“朕不這麽認為。”康熙道。

劉徹笑嘻嘻道:“那是你不好意思,害羞,我理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