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3頁)

長公主面色沉沉。

明舒這話可半點沒安慰著她,反而是怒氣和堵心的感覺更盛了。

***

趙景烜也知道這先斬後奏的行為怕是要得罪長公主。

他本來也沒打算這麽快跟皇帝攤牌,或者好歹在那之前要想法子先說通明舒和長公主的。

可是皇帝逼他娶皇後的侄女容錦繡,原本這也沒什麽,他愛賜婚就賜婚,他總有手段毀了這門婚事。

可不知道為什麽,當皇帝提起“喜歡的姑娘”,當他想到“未婚妻”這三個字時,他突然就不想敷衍,不想隨便一個什麽女人掛上自己未婚妻的名頭,也不想別人,或者明舒認為他會喜歡別的女人。

他當然對現在的明舒無意。

但他早就發現了,他對她無意,但卻也絕對不會允許夢中那個長大的她嫁給別的男人。

夢中那個長大的她,當然也就是將來的她。

所以他不能讓她嫁給別人。

那他當然也就不能再跟別人定親,就算他有把握把婚事毀掉,也不想兩人之間穿插那些亂七八糟的事。

所以索性就定下她的婚事好了。

所以皇帝要賜婚,他也就沖口而出,說他母妃相中了明舒,又胡扯了一通,直接請皇帝賜婚。

皇帝愕然。

剛開始說賜婚的時候,他也沒提明舒啊。

這怎麽就突然冒出來,說他母妃相中了明舒,還扯上命格了?

他可是早就答應了皇後要把容二姑娘容錦繡賜婚給趙景烜。

把容家的姑娘賜婚給燕王府做未來的燕王世子妃他心裏也能放心些,將來太子繼位這江山也能穩固些。

可說實話他早掌控不了北疆。

對燕王府他也只能懷柔,不能用強硬的手段。

是,趙景烜是在京城,他要殺了他可能很容易。

可是怕是北疆本土世家還就等著他殺趙景烜。

因為燕王的側妃都是北疆本土世家女,除了趙景烜這個嫡子,燕王的庶子,包括庶長子都是那幾個側妃所出。

殺了趙景烜,北疆和大周一直保持的關系就會被破壞,北疆很可能完全脫出朝廷的掌控。

還會引起北疆將士和百姓對朝廷的仇恨。

這絕不是皇帝願意看到的結果。

所以趙景烜直接說要娶福安長公主剛找回來的女兒,他們又有那樣的淵源,還是那樣光明正大的理由,所以他愕然之余一時也沒法拒絕。

拒絕了又怎樣?

以趙景烜自小那無賴,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他要就是抗旨不遵,或者直接跑去容家說想嫁給他可以,只能是側妃,或者直接讓人把人家姑娘給殺了,但他又不能殺了他,到時候弄得沒法收場焦頭爛額的還不是自己?

他想了好一會兒才道:“景烜,剛剛你不是還說你想見一見朕給你賜的世子妃心裏才踏實嗎?”

不要以為他老糊塗了就好糊弄的。

趙景烜煩躁。

他道:“陛下,夏三姑娘是我母妃看中的,她才九歲,我對她好是一回事,但真要娶她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去了。所以陛下您要是想要賜婚,如果人選真的還能入眼的話,那就給臣賜個側妃臣也是不會反對的,所以之前臣說見上一見當然不是假話。不過真要給臣賜個側妃,這事當然還得要長公主和夏三姑娘也同意才行。”

皇帝:......

你這不是耍無賴嗎?

就算夏三姑娘他是沒見過,也聽說那是個火爆性子。

還有他那皇妹,這些年她是消停了,可年輕的時候那是個什麽性子他可還記得清清楚楚,讓他把她女兒賜婚給燕王世子,還再順便給燕王世子賜幾個側妃,然後側妃還要早幾年進門,等她女兒進門可能側妃的孩子都能騎馬射箭了?

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嗎?

他想想都覺得腦殼疼。

而且將容家的二姑娘賜婚去北疆給趙景烜做側妃?

人家做正妃都覺得是委屈了,還是皇後做了不少功課才勸下的,還去做側妃?

趙景烜你真以為你是香餑餑嗎?

皇帝突然覺得趙景烜這哪裏是長進了,分明是無賴更進一步了!

所以到最後他只能打哈哈,道:“說起來明舒那孩子還是朕的外甥女,她剛回京城朕都還沒見過,你就跑過來找朕賜婚,想要把她娶到北疆,朕都有些舍不得,我那皇妹她竟然舍得?”

趙景烜道:“長公主殿下定然是不舍得的。今日臣急著入宮,送了夏三姑娘去長公主府,連大門都沒進直接就來宮裏了,所以這事還沒來得及跟長公主殿下說。”

“本來臣是打算先跟長公主殿下說一聲之後才請陛下賜婚的,但沒想到陛下今日就要給臣賜婚,所以臣只能跟陛下先把這事給稟了。陛下,臣和夏三姑娘的婚事關系到北疆的長治久安,還請陛下看在北疆的黎民百姓和守衛邊疆的數萬將士的份上,成全臣的這樁婚事。至於長公主,陛下是君,長公主是臣,只要陛下賜婚,想來長公主殿下沒有不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