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3頁)

老夫人有些無奈地笑罵:“那群兔崽子……我喚人去尋了叫娘娘見見,希望他們莫辜負了陛下與娘娘的一片好心。”

陳鸞點頭頷首,目光落在小亭欄杆外的一叢月季上,一簇簇的開得正好,陽光的映照下,花瓣呈現出透明色,片片晶瑩剔透。

她母親是最喜歡月季的,因而蘇府荒廢這麽多年,月季花卻是盛開不絕,這份心意,比鎮國公府不知強了多少倍。

蘇粥親自去喚的人,蘭老夫人乘機握著陳鸞的手,悄悄地問:“娘娘與陛下成婚多時,可預備著要個孩子了?”

陳鸞臉皮薄,被老夫人這麽一說,臉上登時就泛出點點紅霞來,她遲疑著搖頭,道:“我年少時落了水,身子骨弱,現下還得時時熬著藥靜養,陛下也說不急,等兩三年後再要也不遲。”

畢竟她和紀煥的年紀也都不大,沒到那等急迫的地步。

老夫人卻是嘆了一口氣,替她著急起來,“我眼下是瞧見了的,陛下對你有心,這是好事兒。可這男人,心都是會變會偏的,得乘著後宮沒進人的時候,懷個孩子傍身,你是皇後,又是嫡長子的生母,日後皇上就算貪新鮮寵上了別人,你也是獨一份的體面。”

這話陳鸞從許多人嘴裏聽過,但凡位高權重的男人,哪個不是妻妾成群享齊人之福的?

老夫人也是為陳鸞著想,旁人也不會說這樣的話惹她不開心。

遠處蘇粥和一幫青年的身影越走越近,陳鸞斂眸,道:“外祖母說得有道理,然孩子這事倒也急不來,且看緣分罷。”

老夫人握著她的手,心底嘆了一口氣,倒也沒有再說什麽。

孩子這事,當真是求也求不來,不然也不至於那麽多後宮嬪妃郁郁而終,一生都沒求來一個孩子。

綠葉紅花之間,蘇粥帶著人穿梭而過,最終停在了小亭子口,為首的兩名男子穩重,後面的三個瞧起來年紀不大,卻都沖著陳鸞行了大禮。

陳鸞起身一個個將人扶了起來。

老夫人由人扶著挨個給陳鸞介紹,兩個年紀稍大的分別是蘇耀和蘇寧的長子,一個嫡出一個庶出,剩下三個小的,有兩個是蘇粥的庶弟,還有一個則是蘇耀的嫡子。

蘇家家教好,嫡出庶出間的隔閡不是那般深,兄弟間的感情都不錯。

陳鸞一一見了,才側首對流月吩咐道:“將出宮前備的禮拿上來分給少爺和小姐。”

既然前來探望,自然不可能兩手空空,她早早的就叫流月與葡萄準備了些稀罕物件備著,這會子剛好拿出來做個見面禮。

至於幾位長輩的禮,則是胡元親自備好,格外隆重些,由紀煥送出。

叫陳鸞覺著有些意外的是,那兩位比她年紀大的表兄也給她備了份禮,其中一個撓著頭有些不自在地道:“別家都是兄長給妹妹備禮,蘇府這些年經商,別的沒有,一些古董物件倒是多得很,比不得皇宮寶物貴重,但願能博娘娘一樂。”

禮雖不是什麽大禮,這份心意卻是實打實的,陳鸞心尖上湧上暖意,笑著頷首,輕言細語:“兩位表兄有心了。”

老夫人一邊看一邊笑,臨到頭眼中又泛起了淚花。

老人家年紀大了,最大的願望便是看著這些孩子們長大成家,和樂順遂,男子心有大志安家報國,女子身子康健,夫家和善,至於其他,皆是虛名而已,不提也罷。

此番若不是為了她這可憐的外孫女,她和蘇祁這兩把老骨頭也不會再踏入京都。

==

蘇府書房,四季常青的藤蔓順著墻壁一路向上攀爬,這麽多年時間,已經將兩側的房梁屋脊裹上一層深油的翠,細嫩的觸須探到了屋頂的瓦片上,安安靜靜地接受這日光的照耀,不聲張不招搖,生機勃發,綠意盎然。

男人坐在窗子下的藤椅上,身姿挺括,嘴角噙著淺淡笑意,手裏把玩著那柄玉扇,耐心地等著什麽。

書房裏的其余三個男人緊皺眉心,半晌,蘇祁終於苦笑著開口,將那方筆硯放回原處,“陛下這是吃定了老臣啊。”

“太傅於先帝有師生情誼,若不願意,朕不會相逼。”紀煥起身,書生模樣,聲音溫潤。

蘇祁看著眼前鋒芒盡斂的男人,眸光閃爍一下,一時之間竟不知該說些什麽。

說是不會相逼,可才見了外孫女的他,哪裏舍得那麽小的一個人獨自在後宮那樣吃人的地沉浮謀生?

見他遲疑,紀煥微不可見地皺眉,而後淡聲道:“三年之後,太傅便可徹底隱退,朕絕不挽留。”

蘇祁不解,沉聲發問:“為何陛下一再強調三年的時限?”

“皇後少時傷了身子,現下不宜有孕,年後調理得當,誕下皇子……”他的目光在蘇家幾個男人身上掃了一圈,接著道:“皇後沒有娘家撐腰,太子不得立,勢必又會掀起一場血雨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