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3頁)

“這位便是榮安郡主吧。”李德安笑著和楊善打完招呼,便把目光移到了蕭知的身上,不動聲色打量了一番,便笑著彎下腰,“給您請安了。”

“您快起來吧。”蕭知似是有些局促的避開了這一道禮,而後便待在楊善的身後,不再說話了。

楊善安撫似的看了蕭知一眼,然後問李德安,“陛下今日如何?”

聽到這話,李德安便愁得有些垮了臉,嘆了口氣,“還是跟以前一樣,剛才太子倒是來過一回,兩人說起”他停頓了下,沒有深入,“陛下又發了好一通火,這會氣還沒消呢。”

“不過——”

他話鋒一轉,又笑道:“知道您來,陛下肯定是高興的,老奴先去通傳一聲。”

說完。

他便往裏頭去稟報了。

沒幾息的功夫,李德安便出來了,楊善同蕭知低聲說了一句,然後就領著他進去了。

這裏是端佑帝的寢殿,較起他日常辦公的地方,要顯得隨意一些,蕭知以往就沒少來這邊玩耍,看著這些或是熟悉、或是陌生的物件,她心下倒是十分平靜。

“承佑來了。”

端坐在龍椅上的男人,看著從外頭進來的楊善,說道。

他的聲音隱含著無盡的疲憊,甚至還有些蒼老的跡象,眼見楊善領著蕭知向他行禮,想到他早些時候向他提起過的女兒,臉上倒是流露出了幾分真心實意的笑,“這位,就是榮安吧?好了,起來吧。”

蕭知又朝他磕了個頭,這才站起身。

“你擡起頭,朕看看。”端佑帝看著蕭知說道。

他吩咐了。

蕭知只能遵從。

她倒是也不擔心,距離她知道真相的日子已經過去很久了,剛開始知道真相的時候,或許她會控制不住,但如今過去這麽久她已經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他要她擡頭,她就擡頭。

午後的陽光正好,可就是因為太好了,她站在殿中被那束陽光罩著,就跟處於逆光處似的,讓人一時有些看不太清她的面容。

只能瞧見一個輪廓,以及翩躚飛舞的牡丹裙。

“你——”端佑帝怔怔地看著她,他的身子往前半傾,因為長久沒有歇息好顯得有些幹瘦的手撐在眼前的長桌前,須臾,他訥訥道:“寶安?”

殿中僅留的李德安和楊善在聽到這番話的時候都變了一下臉色,就連原本心情坦然的蕭知也咻地變了臉色,好在她處於逆光處,臉上的表情並未有人發現。

楊善皺眉道:“陛下,這是微臣的女兒。”

一旁的李德安也連忙道:“是啊,陛下,這是榮安郡主,榮安兩字還是您親自賜的呢。”

可能是午後的陽光移開了一些,蕭知的面容也逐漸變得清晰了,端佑帝又看了一會才坐回去,失笑道:“是朕迷了眼。”眼前的丫頭跟寶安一點都不像。

但不知道為什麽他就是從她的身上看到一抹屬於寶安的熟悉感。

想到那個孩子

端佑帝的心下也有些不大舒服,那個曾經親昵喊他皇伯父的孩子已經不在這個世上了,是他親手逼死了她,撐在長桌上的手有些微微發顫。

可很快,他就恢復如常了。

再次看向蕭知的時候,端佑帝倒是顯得十分溫和,比任何時候都要溫和,他朝她招手,“你過來,朕有東西給你。”

蕭知看了一眼楊善,見他點頭才過去。

李德安原本以為端佑帝是要把早些時候備下的東西給這位榮安郡主,正等著他發話,卻見他似是猶豫了下,解下了腰上的一塊玉佩,心下一驚,不等他說話,已聽人說道:“這塊玉佩,給你了。”

蕭知看著眼前的玉佩,也有些驚愕。

這塊玉佩跟著端佑帝三十多年,後頭還刻著他的字,幾乎比得上“如朕親臨”的金牌了他怎麽會把這塊玉佩給她?

“陛下。”

楊善站在一旁,也有些心驚。

方想拒絕,便見端佑帝擺手笑道:“不過是塊玉佩,你們慌什麽?”說完,又朝蕭知看去,見她一副瞠目結舌的樣子,臉上的笑意倒是又深了許多,就連聲音也變得越發柔和了,“好了,丫頭,拿著吧。”

“我跟你父王還有些話要說,你讓人帶你出去逛一會吧。”

蕭知呆呆地接過這塊玉佩,等到李德安領著她往外走,才有些回過神來。走得遠了,她聽到身後傳來端佑帝略微有些嘶啞的聲音,“你的女兒,讓我忍不住想起那個孩子。”

他沒有說明白。

可楊善卻很清楚他說得是誰,他似是沉默了一會才問道:“您後悔了嗎?”

又是一陣沉默,然後端佑帝才沉聲說道:“承佑,你可知道若此時說這話的是別人,會是什麽下場?”

“陛下,當年”

楊善似是還想再說,但不等他說完,端佑帝便拂落了桌上的茶盞,厲聲斥道:“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