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2頁)

德妃臉上浮現出疑惑的神情,她聽到李念原無兒無女孑然一身能理解他想見見自己,可聽到他想見阿哥們倒不明白了。

珍珍解釋道:“舅爺爺無兒無女的,嘴上不說,心裏總是寂寞,如今突然尋著了親人,就把我們都當他的親生孩子一樣疼愛。他現在日日吹噓自己是有第四代的人了,還給阿哥們準備了許多禮物。”

李念原不但把他們當親生的,還打算曲線救國光復漢室天下,這大實話珍珍可沒膽直接說,別說德妃聽了後怎麽想,只要被有心人聽去,都是要招殺身之禍的。

德妃略沉吟了下後說:“他要是一般人我們只是尋親也不算事,可他偏偏是鹽商,還是揚州一等一的大鹽商。皇上派阿靈阿來江南的時候是希望他能左右不靠獨來獨往,把事兒辦完就回京的。”

德妃隨口一句卻聽得珍珍心裏一驚,原來康熙是早就算好了一切才把阿靈阿踢出來的。

可她又轉了轉心思和德妃說:“可姐姐也要想這是因禍得福,若不是舅爺爺和咱們的緣分,阿靈阿又怎麽能順利把事兒就辦了?”

德妃點頭,有些感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咱們家也該輪點好事不是嗎?”

她又拿起一只小兔子,放在手心裏把玩,過了一會兒似乎是想明白了說:“見,要見,而且要大大方方見,要和皇上過了明路的見。”

珍珍說:“皇上會不會不答應?”

德妃與她解釋說:“別人可以不知道,皇上要對這件事一清二楚。皇上不喜歡有人瞞著他做些小動作,要是咱們坦坦蕩蕩地同皇上說了,皇上不會不答應的。李念原不肯聲張就是怕這段關系被人拿去做文章,他這心思是對的。可做文章這種事千防萬防總有疏漏的那天,且外人做什麽文章最後都是要動聖意,還不如我們自己先和皇上交代了,那以後就算做文章,那也是那群人來自討苦吃。”

於是珍珍和德妃合計一番,兵分兩路,珍珍去找李念原讓他準備準備遊園接駕,好讓德妃打著上香遊園來見他。

而德妃則去與康熙“交代清楚”。珍珍沒想到德妃動作極快,兩日後就有人來傳旨,說德妃想逛逛揚州城的園子,問問禦史夫人有什麽推薦。

得知這個消息的李念原差點沒跳起來,掉頭沖回家裏拖了滿滿一車的禮物就打算進行宮。

珍珍拖住了他,一來送進內庭的禮物得先過一趟內務府,不是你夾胳膊裏就能帶進去的,要是裏頭藏了什麽利器毒藥的怎麽辦?二來,這演戲就得演個全套,她得先回了姐姐李念原的李園甚好,姐姐這才好順水推舟地說去李園一遊。

於是又過了兩天,行宮內終於放出話來,初八日,德妃娘娘和兩位皇子出宮遊覽揚州名園,李園。

那日一早珍珍就進了行宮,德妃和兩位阿哥都已用過早膳,六阿哥瞧著挺開心的,一見珍珍就問什麽時候走。四阿哥卻是臭著一張臉,珍珍問:“四阿哥怎麽不高興?”

德妃笑著說:“今兒皇上帶著太子去遊瘦西湖,他想同他皇阿瑪在一塊兒,這會兒在同我鬧變扭呢。”

胤禛咕噥了一句:“我沒鬧變扭……”

珍珍笑著把大外甥拉身邊,“四阿哥,這李園啊就在瘦西湖邊上,對著的是瘦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一會兒在李園裏咱們沒準還能瞧見皇上他們的龍船從眼前過去呢。”

“真的?”

“四阿哥去了自然就知道了。”

胤禛素來很信珍珍的話,珍珍這一說他的心情立刻是小雨轉晴。內務府為德妃準備了一駕大車,四人坐在車裏出了行宮直駛瘦西湖,繞著湖走了小半圈在一處幽靜的大宅院前停下。

珍珍先下來,隨行的宮女太監依次攙扶德妃和兩位阿哥下車。

烏木大門上懸著一塊匾額,上面是“李園”兩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胤禛眼神一亮,說:“這字倒寫得倒好,頗有懷藏真的筆意,比完顏師傅更勝一籌。”

他口中的完顏師傅是翰林院翰林完顏立德,也是胤禛同胤祚的啟蒙老師,他工於書法,尤其是一筆草書甚是飄逸灑脫。胤禛近來開始跟著完顏立德練字,對書法也算入了門,正是癡迷的時候,瞧見這快匾額竟然站著不走了。

“小姨,這匾額是誰寫的?”

珍珍道:“是這園子的主人鹽商李念原所寫。”

聽見“鹽商”兩個字,胤禛眉頭一皺。士農工商,在他心裏商人重利輕仁義,都是市儈的小人,怎麽也想不到他們能寫出這樣一筆靈氣飄逸的字來。

“真是他寫的?”

珍珍道:“是不是他寫的,四阿哥一會兒自個兒問他不就知道了?”

她話音剛落,烏木大門往兩邊洞開,一個滾圓的胖子露出了他的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