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第2/3頁)

皇貴妃地位尊貴,崔邦齊也不好拒絕,就領著皇貴妃和那宮女一齊去寧壽宮正殿。

正殿裏,太後正為自己娘家鬧出的醜聞生氣,德貴妃、珍珍和攸寧三人輪流在寬慰她。

皇貴妃走進來跪在下方請安道:“臣妾給皇太後請安,特來向皇太後說清剛才的事。”

皇貴妃手指了指跟來的那個宮女,讓她跪下,並厲聲說:“你把事一五一十地都說給皇太後,或許還能饒你一命!”

那宮女發髻已經被扯散一副披頭散發的樣子,也不知道因為羞愧還是害怕,她的頭死死地垂著讓人看不清本來面目。

可她只喊了一句 “太後”,珍珍立即倒抽了口冷氣。

當大喇嘛的授比丘戒儀式在蒙藏貴族和諸多大小活佛的注視下盛大舉行後,康熙親征主持的這場平定噶爾丹動亂也到達了尾聲。

康親王傑書、裕親王福全和恭親王常寧兵分三路深入草原追擊噶爾丹。同時,藏地的兩位宗教領袖大喇嘛和桑結嘉措也“主動”頒發討伐噶爾丹的檄文,在蒙藏兩地的信徒間一呼百應。

噶爾丹失了主力,又失去了百姓的庇護,很快就暴露了蹤跡。

六阿哥和鄂倫岱研制的便捷大炮在此番戰役中立下大功,康親王傑書率中軍遠征,因為大炮便捷,尋到噶爾丹的第一時刻就給予他千發炮彈讓他遭受重創。

噶爾丹慌忙撤退又被福全和常寧夾擊,最後被逼至青海湖邊自盡。

消息傳到歸化城時恰逢大喇嘛授比丘戒儀式之前,康熙大喜過望,即刻命令內閣及理藩院撰寫滿蒙漢藏四種語言的詔書昭告天下。

彼時,大喇嘛同桑結嘉措正在做早課,屋外的歡呼聲吵得屋裏人幾乎沒有辦法專注於經文。大喇嘛於是打發法喀去打探原因,一刻鐘後當法喀回來的時候也帶回了確認噶爾丹已死的消息。

大喇嘛心中長舒了口氣,恭敬地對著佛祖拜了三拜,感謝佛祖慈悲為懷,拯救藏地百姓,順便也讓他懸著的頭顱徹底能保留下來。

而桑結嘉措卻完全沒有他這樣的好心情,噶爾丹是他能讓自己從康熙手裏逃脫的一枚棋子,如今這枚棋子成了名副其實的死旗。

他喃喃自語了一句“時也命也”,接著索性中斷早課,放下佛珠走了出去。

當他走到花園裏的時候,剛好同迎面而來的阿靈阿打了照面。

若是換做平時,桑結嘉措自持一代宗師,至少還會朝阿靈阿點個頭算作打招呼,今天他卻似乎全然沒見著這個人一樣,直接從他身旁走了過去。

阿靈阿揚揚眉,一直到了康熙跟前的時候臉上還帶著一份似笑非笑的表情。

康熙瞅了他一眼嫌棄地說:“喲,小七爺,心情挺好啊。”

阿靈阿說:“奴才自然心情好,頭一個恭喜皇上旗開得勝,其次……”

他頓了頓,眼兒一彎,深深的思念像湍急的流水般從眼中湧了出。

“萬歲爺班師回朝,等午門獻俘一結束,奴才就能回家見夫人和孩子們了。”

康熙盤膝坐在炕上,眼底含著一絲笑意朝他傾了傾身:“想家了?”

阿靈阿毫不遮掩,直率地說:“是,奴才想家了。”

康熙坐直身子,翻著手裏看到一半的折子隨口說:“朕打算五日後班師回京,叫你來是想安排下回京的事宜,不過得有個人先去傳旨,將殺虎口和喜峰口的糧道都匯集到古北口去,朕要從古北口入關,這人還要提前回京安排你說得午門獻俘。”

古代交通運輸不便,普通人尚且難做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何況是康熙這樣帶著大部隊出門,每天光是糧草就是以萬擔為單位在消耗。

一旦糧草耗盡,軍隊嘩變的時候可不管你是不是皇帝。

康熙此番親征,糧草由京通十三倉經由古北口、殺虎口、喜峰口三個關口分路押運。關內的押運也分為三部分:古北口由直隸巡撫負責、殺虎口由山西巡撫負責、喜峰口由盛京將軍負責。

糧草運到口外後,再由一名內大臣負責往前線運輸。這是一門技術活,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幾路兵馬調動少則幾百裏多則三四千裏,草原又茫茫一片容易迷失,這位負責將糧草壓往口外駐軍的大臣必須有豐富的出塞經驗。

這次出征前,索額圖因為曾經去過雅克薩也去過多次漠西漠南,在內閣推薦和太子保薦下領了此職。

索額圖現在就在古北口坐鎮,阿靈阿平心而論,他這一路活幹得很漂亮。歸化離最近的殺虎口也有一千兩百裏,但軍隊的糧草一直源源不斷按時供給。康王、裕王、恭王三路更遠的兵馬也從未出現過糧草短缺的情況。

阿靈阿此刻眼睛一亮,他想到了兩件事,一是索額圖這人歷史上在親征期間手腳就不大幹凈,最後被康熙叩了“本朝第一罪人”給活活餓死;二是去傳旨可以早點回京,那他就能早點見到珍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