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2/3頁)

這種感受很奇怪,他不希望程彥做他的妻子,可當他看到程彥與旁人有說有笑時的親密模樣時,心裏還是會有些不舒服。

李承璋移開目光。

程仲卿帶著侯府眾人送李承璋離開。

華京城藏不住秘密,程老夫人在承恩侯府門口大鬧的事情很快傳到皇宮,吳皇後見李承璋回宮,便問了幾句。

李承璋便把今日發生的事情細細告訴吳皇後,說完之後,又補上一句:“謝家母女的確可憐。”

吳皇後嗔道:“以後這種話在我面前說說就行了,萬不能叫旁人聽到了。”

李承璋面上有些不悅:“母後也太小心了些。”

“不是我小心,安寧翁主素來是個跋扈的,長公主又掌有兵權,與她們作對有甚麽好下場?”

想起七年前的宮變,吳皇後仍心有余悸:“前一個與程彥長公主處處為難的人是先廢後謝元,這會兒墳頭上的草都三丈高了。”

李承璋眸色微暗,吳皇後繼續道:“安寧翁主還小,你哄著點她也就是了,你是未來的天子,怎能沒這點度量?”

她知道兒子在程彥那受了頂撞,心裏正是不舒服的時候,但她還是要這樣說。

她是歌姬出身,身後沒有強大的娘家給兒子做靠山,更沒有如丁太後那般好福氣,生了個殺伐果斷的女兒,她能教兒子,只有忍,忍到皇帝與長公主老去,忍到大權在握。

李承璋何嘗不明白母後的良苦用心?不情不願點頭稱是。

吳皇後拍了拍李承璋的手背,又道:“我讓內侍選幾件小姑娘喜歡的首飾,你這幾日給安寧翁主送過去,就說那日不明內情,才會替謝家姑娘說話,叫她千萬別放在心上。”

“如此一來,以後長公主縱然知道了這件事,也不會說你什麽。”

李承璋只得聽從。

按照大夏以往的慣例,太子年滿十五歲,便要著手朝政了。可他今年已經十六了,父皇還是沒有讓他插手朝政的意思,倒是他的那幾個兄弟,不僅沒去藩地就藩,反而整日裏跟在三公身後歷練。

這對他來講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他的父皇有七個兒子,對他並不是特別的寵愛,他又自持太子身份,不好刻意爭寵,身後又無強勢的母族,只能依靠長公主。

又幾日,命婦朝賀皇後。

廣恩君夫人王春嬌見了皇後,很是替李承璋抱不平:“要我說,太子殿下的脾氣也太好了些,慣得安寧翁主不知尊卑出言頂撞。”

“安寧翁主再怎麽得天子與太後的寵愛,可太子殿下畢竟是一國儲君,哪有太子殿下給她賠不是的道理?”

吳皇後含笑看著王春嬌,王春嬌自以為得了鼓勵,拍著胸脯表忠心:“娘娘請放心,這件事包在我身上。”

吳皇後眸光微轉。

她這個嫂嫂生有兩女一子,長女已經出嫁,次女比李承璋小上幾歲,便動了想讓次女給太子做侍妾的心思,明裏暗裏提了好幾次,她一直沒松口。

不過這一次,她覺得她可以松口了。

她終歸是一國之母,不能太捧著程彥,讓王春嬌給程彥一個教訓也好。

此事能成,最好不過,此事不能成,也推不到她身上——天下誰人不知,她出身低微,兄嫂也是沒什麽見識的,做事顛三倒四沒個章程,為了讓女兒給太子做侍妾,做了許多讓人哭笑不得的事。

這些年來,她沒少因兄嫂的行事被人看笑話。

她氣不過,也勸了許多,可兄嫂們還是拎不清,便只得安慰自己,不聰明也有不聰明的好處。

就如今日。

她這個嫂嫂縱然扮了程彥的難堪,旁人也不會聯想到她頭上,畢竟她的兄嫂一貫不長進。

吳皇後略說幾句別太過的話,便放王春嬌離開。

臨近臘月初八,王春嬌向華京城的貴族世家們下帖子,邀請眾人去自己莊子裏賞梅喝粥。

綠蘿拿著帖子去找程彥,道:“要我說,翁主還是不要去的好。華京城誰人不知,廣恩君夫人一心想讓女兒給太子殿下做侍妾,翁主是天子欽定的未來太子妃,與她們打交道,只會白白玷汙了自己身份。”

程彥看了一眼帖子上寫的紅梅山莊,有些心動。

她惦記紅梅山莊的土地很久了。

那可是片難得的沃土,最是適合培育苗子了,只種些花草點綴委實可惜了。

她本想向舅舅討來的,聽聞廣恩君要了那塊地才作罷。

程彥問道:“華京城的哪些貴人應了約?”

綠蘿想了片刻,道:“理國公、陽信候、高武侯、孔鄉候等一眾國公侯府。”

程彥點了點頭。

這些都是老牌貴族了,近些年子孫不爭氣,門庭式微,自然要百般巴結皇後的母家。

程彥又問:“世家呢?”

綠蘿道:“有滎澤鄭家、夢溪林家、華陰楊家、汝南袁家與濟陰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