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3頁)

孫威看了看一旁按劍而立的李淑,沒敢說話。

帶兵圍郡守府?這位小翁主是真敢給他派差事。

李淑軍法嚴明,他若敢如此行事,別說他是程彥介紹過過來的,哪怕是李夜城這般做,也會被李淑讓人拉下去處死。

雍州城內,李淑的話才是唯一的聖旨。

孫威不動,院子裏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跪在地上的斥候與方城來的使者努力減弱著自己的存在感,生怕被程彥母女的怒火波及。

李淑鳳目微眯,聲音微涼,道:“你這是違抗軍令,按律當斬。”

程彥看了一眼面色微尬的孫威,沒有好氣道:“娘,我這是沒有辦法。”

她還是低估了母親在軍中的威望,在這裏,沒有母親的命令,她調動不了任何人。

她是這般,那麽李夜城呢?

這般想著,程彥看了一眼李夜城,李夜城微微搖頭又點了頭。

她便明白了,李夜城比她稍微好一點,但也好不了多少,母親不讓出兵的情況下,他能調動的,大抵也就先鋒營裏跟隨他的那些胡人。

母親若執意堅持己見,那她只能等著胡人送來許裳的屍體。

想起那個溫柔清雅的少女身體變得冰涼,程彥聲音啞了啞,道:“娘,那可是裳姐姐。”

或許是她真的沒有在戰場上歷練過,不懂戰事的殘酷,所以她才做不到像母親那般鎮定自若,她只知道,如果她與李夜城出城相救,那許裳還有一分生的希望,如果她不出城,那只能等著給許裳收屍。

當然,也有可能根本連屍體都收不到。

許裳那般決絕的一個人,斷然不會讓自己的屍體成為北狄羞辱夏軍的把柄,她若走投無路只能尋死,必然會死得幹幹凈凈,不留任何痕跡。

程彥垂眸道:“若裳姐姐死在關外的事情被姨丈得知了,姨丈會如何想母親?”

“縱然姨丈一心報國,將兒女情長之事置於一邊,可裳姐姐畢竟是他的獨女,他嘴上不說,心裏也會埋怨母親。”

李淑按著劍的手指微緊。

程彥繼續道:“母親排兵布陣的本事,全是鎮遠侯教授的,若鎮遠侯還在,母親送糧被俘,鎮遠侯會如何做?”

李夜城眸色微變,李淑瞳孔驟然收縮。

鎮遠侯會如何做?

自然會出城相救,哪怕前方是天羅地網,他也不會放棄自己的部下。

李淑擡眉,靜靜看著程彥,慢慢道:“若是鎮遠侯,他必會親率大軍營救。”

程彥微喜。

她就知道鎮遠侯是與將士同生共死之人,鎮遠侯又是母親最為敬重之人,所以她才用鎮遠侯的事情去說服母親。

哪曾想,母親聲音悲涼,讓她楞在當場:“所以,鎮遠侯死了。”

李夜城偏過臉,薄唇緊緊抿著。

程彥張了張嘴,任她平時再怎麽巧言善辯,此時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鎮遠侯死的太慘,無論是民間,還是朝野之上,都甚少提起他的死因,程彥只知道他是被謝家人害死的,卻不知道如何死的。

若是她知道鎮遠侯是為了救人才死的,那麽她說什麽都不會用鎮遠侯說事的。

程彥手腳冰涼,看了看面帶薄霜的母親,咬了咬唇,道:“鎮遠侯寧死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將士,我也不會。”

“威震四海的鎮遠侯只有一個,母親不是鎮遠侯,我更不是,我不會讓他的悲劇發生在我的身上。”

程彥一撩衣擺,對著李淑行了一個軍禮,認真道:“母親,請給我一支兵,鎮遠侯的遺憾,鎮遠侯未完成的事情,讓我去做吧。”

李夜城跟著她跪下,瞳孔幽深,聲音肅穆:“我為鎮遠侯獨子,當子承父業,繼承他的遺志。”

陽光穿透雲層,落在程彥略有些單薄的肩膀上,而她一旁的少年,卻依舊長成了大人模樣,像極了李淑記憶裏的鎮遠侯。

李淑握了握腰中佩劍,閉目又睜開。

不知道過了多久,李淑緩聲道:“我給你兩萬人。”

程彥與李夜城交換目光,從彼此眼中看到了欣喜。

李淑冰冷的聲音仍在繼續:“你們不要高興得太早,你們沒有援軍,更不會有人接應。”

“你們出發之後,我會對雲城用兵。”

雲城是拱衛大夏疆域最邊遠的城池,鎮遠侯死後,雲城被胡人占據,進能南下攻夏,退能固守邊關。

李淑幾次對雲城用兵,皆無功而返。

胡人這次打的主意是布疑兵吸引李淑的主意,讓李淑以為胡人屯兵雍州城外,不敢妄動,其實胡人真正的目的是抓許裳,搶糧草,搶劫之後,再換上夏人的服侍,扮成送軍糧的人,讓俘虜叫開方城的城門,以此奪取方城。

方城與雍州城互為掎角之勢,方城一旦失陷,雍州也堅守不了多少時日。

方城與雍州城是封鎖胡人南下的第一道防線,此二城一旦被胡人占領,胡人便會長驅直入,趁勢南下,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