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4頁)

“我知道該跟陛下怎麽說。”

崔美人看了一眼大冬天還搖著團扇的薛妃,道:“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打什麽主意,你怕安寧翁主勢力過大,威脅到你兒子的位置,才會與我合作此事。”

李泓並不是一個貪戀美色的人,登基多年,宮裏也沒幾個宮妃,如今宮裏受寵的,不是她,便是薛妃了,她二人聯手在李泓面前吹枕頭風,不愁影響不了李泓的決定。

聯手雖好,但是她還要提防薛妃搞什麽小動作。

自她認識薛妃的那一日,她便知道薛妃不是一盞省油的燈,否則她也不會默認自己身邊的侍女攪黃了薛妃與她兄長的婚事。

崔美人道:“別怪我說話難聽,八皇子年齡小,你安分守己最為妥當,若是做出甚麽出格事,薛家那幫老狐狸可不會為了八皇子去保你。”

“世家大族裏頭,最不缺的便是聽話的女兒。”

薛妃眸光閃了閃,道:“多謝提醒。”

她如何不知道這個道理?

所以她如今在天子面前舉薦的,都是她的表兄弟,他們出身低微,對她死心塌地,而不是崔家的堂兄弟。

但明白這個道理是一回事,如何去做,又是一回事。

她的兒子小,她若不爭,待其他皇子問鼎帝位後,她兒子連個逍遙散王都做不得——沒有天子能夠容忍自己有一個身帶祥瑞降臨的皇兄弟。

夜色漸深,薛妃從崔美人處離開。

這日天子李泓歇在薛妃的昭陽殿。

李夜城被封靖遠侯,靖,又有平叛綏靖之意,比鎮遠侯多了一層含義在裏面——他不僅繼承了父親鎮守邊關的遺志,更會肅清邊關宵小之輩,絕不會讓父親的悲劇再度發生在自己身上。

李泓頗喜歡他的這種歷經磨難仍衷心不改的韌勁,與薛妃說話時,總免不了提起李夜城,,話裏話外都是欣賞。

薛妃給李泓揉著肩,笑著道:“當初長公主下嫁鎮遠侯,成就一樁美談,如今鎮遠侯生子如此,陛下是否也會如當年的先帝一般尚公主?”

李泓心頭一動。

這倒是個好主意,李夜城成了他的女婿,自然會與他越發親近,而不是一直聽從他姐姐的話。

可轉念一想,他膝下並無適齡的公主,唯一一個與李夜城年齡相仿的,是不知是否真的是天家血脈的六公主,如今六公主受了他的厭棄,瘋瘋癲癲的,莫說賜婚拉攏李夜城了,若他真的賜了婚,只怕李夜城還會懷疑他的用意。

可若不尚公主給李夜城,李夜城娶了其他高門貴女,是平白給那些本就勢大的世家們又送了一個功高震主的女婿。

李泓想來想去,總有些不甘。

隔日去了崔美人的猗蘭殿,又向崔美人提及此事,崔美人面上含笑,嬌笑連連,道:“妾願替陛下分憂。”

“妾有幾個娘家侄女——”

李泓忍俊不禁,道:“又說胡話。”

“你那幾個侄女才十一二,要等個三四年才十五,難不成,還讓李夜城等她們幾年嗎?”

崔美人抱著李泓的衣袖撒嬌道:“等幾年又怎麽了?男人大上幾歲,才知道疼人,就像陛下待妾一般。”

“再說了,讓李夜城娶我的侄女,總好過他娶了別人,讓陛下煩心得好。”

李泓笑著拍了拍崔美人的手背。

崔美人性子活潑,愛說玩笑話,今日與他說這些話,不過逗他開心罷了,並不是真的想讓李夜城娶她的娘家侄女。

不過崔美人的話,倒是讓他想起在昭陽殿小睡時侍女們低聲說的閑話。

那些侍女們說,李夜城對程彥情根深種,如今在戰場上殺敵建功,不是為了大夏,而是為了程彥——天家的公主翁主,非侯不尚,李夜城只有封候拜將,才有求娶程彥的資格。

他當時並未將這些話放在心上,只覺得侍女們有些嘴碎,可如今想來,侍女們的話不無道理。

若沒有程彥,李夜城只怕早就死在了牢獄中,哪有今日的威威赫赫?

李夜城身帶胡人血液,原本是沒有資格參軍的,是程彥百般謀劃,才讓李夜城在軍隊中有了一席之地。

程彥幫他助他,又與他有青梅竹馬之誼,李夜城很難不對程彥動心。

李泓面上的笑意淡了幾分,陡然想起李夜城向自己求的一個心願。

那個心願李夜城並未說什麽,只說請求日後他有了心儀女子,讓李泓替他賜婚。

那時候李泓並未想太多,只覺得建功立業,封蔭蔽子乃是人生快事,李夜城求這個恩典,也不過為過,便痛快答應了下來。

可如今再想,李夜城的心儀女子是程彥,李夜城知道他忌憚程彥的勢力,不會讓李夜城娶了程彥,增加程彥的實力,所以提前向他求了恩典,讓他不得不答應李夜城與程彥的婚事。

想到此處,李泓眸光驟然便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