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3頁)

寧王挑眉輕笑,眸光輕轉,道:“這才是我所認識的三公主殿下。”

長公主名喚李淑,原本排行第三,後來逼宮奪位,這才成了權傾天下的長公主。

是夜,寧王帶長公主與龍城衛家族長商談。

是夜,無數千裏馬馳騁而過,在風沙與夜幕的掩護下,進入了大夏的最後一道防線,昭武郡。

昭武郡,郡守府。

長公主等人平安歸來,讓喜怒素來不行於色的許清源面上閃過一抹喜色,然而隨著長公主一同進來的人,卻讓他目光驟然變冷。

“當年一別,恍若隔世。”

與許清源的面帶寒霜相比,寧王面上的笑意可謂是分外燦爛。

甚至有著幾分不知死活的清淩盛氣。

寧王道:“君侯別來無恙?”

“你竟然還敢出現在我面前。”

許清源的聲音如同從牙縫裏擠出來一般,擡手便拔出了腰中佩劍,向寧王刺去。

許清源追隨鎮遠侯多年,是沙場宿將,縱然多年不曾征戰疆場,但武功卻不曾落下,九州大地中,無論是排兵布陣,還是個人騎射武藝,他若屈居第二位,則無人敢稱第一。

能躲過他攻擊的人,大抵也只有李夜城與七殺羅生兩大暗衛中的高手了。

然而他的奮力一擊,卻被寧王輕輕巧巧躲過。

寧王閃在長公主身後,許清源的長劍指在長公主的胸口。

長公主道:“清源。”

“把劍放下。”

寧王是那個時代所有人的噩夢。

與他相鬥,得不償失。

許清源眼睛輕眯,握著佩劍的手指微緊。

許裳道:“父親,您且聽一下長公主的打算。”

“寧王殿下是來幫我們的。”

“幫?”

許清源冷聲道:“你莫要被他騙了。”

這個人是來自地獄深處的惡魔,他只會把鮮血與災禍帶來人間。

寧王笑了笑,道:“受制於人,不得為之做事。”

他教出來的好徒弟,竟有朝一日將他算計了去。

寧王話雖如此,但眉間傲氣卻一如從前,絲毫沒有被迫做事的不耐。

反而有幾分迫不及待看好戲的揶揄感。

許清源劍眉微動。

難不成是華京城的華京城的李斯年與阿彥另有打算?

長公主並起兩指,夾起許清源的劍身,將佩劍回於劍鞘,說出自己與寧王的打算。

許清源剛剛舒展開來的眉頭再次緊緊蹙起,道:“他是個瘋子,你難道也瘋了?”

“且不論華京城剛經歷六皇子之變,阿彥焦頭爛額忙著處理後事,無暇分心分兵去阻擋入關的北狄大軍。”

“單只說那些心思叵測的世家朝臣,他們若聽說北狄南下,必會第一個反出華京。不等北狄兵臨城下,他們便會聯合起來要了阿彥的性命。”

“她是阿彥,我的女兒。”

長公主神色淡淡,不見悲喜。

“她的命運,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塵埃落定。”

天家子女,生而尊貴,生而艱難,一生都在刀尖之上起舞。

長公主平靜道:“若她連這件事都熬不過,便與承璋小六沒甚區別。”

哪有那麽多的安逸讓他們來享受?

先祖們披荊斬棘揮灑熱血定下的江山,作為後人的他們,注定要用鮮血澆灌,以生命來守護。

天邊月色孤冷,書房內一時無話。

許清源帶著厚厚繭子的手指緊緊握著腰中佩劍,閉眼又睜開,眼底恢復往日的清明沉靜。

“傳信華京城。”

許清源道:“北狄即將入關。”

昭武郡的急報飛快送到程彥手中,程彥看完信,隨手扔進熏香爐內燒為灰燼。

李斯年從背後抱著程彥,下巴抵在程彥柔軟的肩頭,道:“你怕嗎?”

“怕?”

程彥笑了笑,擡手覆在李斯年略顯冰涼的手背上,道:“若是在以前,必然是怕的。”

“可是現在,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心中便不那麽怕了。”

李斯年在她身邊,她總是格外安心。

生死她與李斯年都在一處的,她有什麽好怕的?

若能以她的性命,換得北狄全軍覆沒,這門生意對於她來講,似乎也是劃算的。

程彥道:“我為大夏的第一位女帝,亦是古往今來的第一位,我的登基大禮,自然要與旁的帝王不同。”

“召集中原之地所有的百姓,讓他們前來華京城觀禮。”

“我既為第一位女帝,自然要好好擺一擺女帝的排場。”

若無緣無故將百姓召集華京,只會引起百姓的慌亂,與北狄的懷疑,倒不如利用這個借口,讓九州之人知道她繼位為帝,也可減輕北狄的防備——大夏的天子忙於應酬,中原之地的防備必然空虛。

這是他們一舉吞並大夏九州之地的大好時機。

程彥一一安排下去。

中原之地的百姓陸續趕到華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