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2/3頁)

那不是因為公主一語成讖,而是……姑姑十二歲帶著“墨金”離開大山時,就已經注定的命運。

我對公主說:“公主,你是不是知道很多姑姑以前的事兒,你跟我講講吧。”

“好多往事明明印象都在腦海裏,但是細節卻記不清了,大概是老了吧。”公主嘆道,“貴妃只大我九歲,我第一次見她是在冊封大典上,她應該才十五,比你現在還小呢,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她給我的印象就是溫柔慈愛無微不至的長輩。”

大概是因為公主那時候太幼小了,就如同在我眼裏,大我十歲的公主也像我的長輩。

“那麽多位嫂嫂裏,我就最記得她,皇帝哥哥也最喜歡她。我聽說是她把皇帝哥哥從永王手裏救下來的,這份過命的情義別人都比不了,包括皇後。皇帝哥哥在別的妃子面前是皇帝,只有在她面前是夫君、是十幾歲的少年郎。我真羨慕他們,年紀相當、心意相通、無話不談,男女之情、家人之親、知己之誼,他們全都有。當時我就想,世上最好的夫妻大約就是這樣了,將來等我長大,也要嫁一個知我懂我、與我相互扶持、從少年到白頭的駙馬……”

公主沒有嫁到她理想的駙馬,而世上最好的夫妻……到底是蘭因絮果,最後也只落得如此結局。

我問公主:“在公主眼裏,陛下……是個怎樣的人?”

“陛下……其實五歲以前,我都沒跟他說過話。”公主也望著屋頂,臉上浮起淡淡的惆悵,“我是嬪妃庶出,他是先皇後親生的,我們很少能碰到一起。先帝與皇後伉儷情深,生了四個嫡子,陛下是幺兒,上頭有三位哥哥,都是文韜武略、才智過人,所以先帝從來沒想過要把陛下當儲君培養,哥哥們對他也是極盡寵溺愛護。長姐曾經議論說,這位嬌滴滴的皇子,比我們這些公主還要更像公主。

“可是誰知道永王會造反呢,一夕之間,先帝、皇後、兄長、姐姐們都沒了,不但江山社稷的重擔落在陛下肩上,還有我們這些失怙的弟弟妹妹。他從被人寵愛照顧,立時變成要去照顧別人了。他登基那年只有十六歲,跟你一般大,全天下的命運就要交給他了……

“開始那幾年真的好難啊,永王在戰場上節節獲勝,**未斷又來天災,打仗沒有錢,前線的戰士吃不飽,是苦戰到底還是劃江而治,朝臣們爭論不休,不斷有人叛變去投奔永王,當真是風雨飄搖……我經常看到他扛不住了,偷偷跑到貴妃那裏去,關起門來抱著她哭,對她說:‘微瀾,你幫幫我,幫幫我。’可是到了臣子和弟妹們面前,他又是砥柱中流力挽狂瀾的皇帝、張開羽翼為我們遮風擋雨的兄長。他還跟我說:永嘉,你是女孩兒,你的外祖母和永王生母是表親,萬一他打到洛陽來破了城,你就抱著他的腿叫他叔叔、表舅,他會放過你的……”

公主轉過去,悄悄拭了拭眼角。

我相信陛下也曾經是一位熱血重義的少年、恩愛情深的夫郎、愛護弟妹的兄長,不然姑姑也不會對他一往情深,永嘉公主更不會十二歲便舍身為他分擔重任。他還說過自己是替英年早逝的長兄奉天皇帝守護江山,將來要傳位給他的兒子信王呢。

但是人心是會變的。公主離開洛陽整整十四年了,她知道這些年裏日月遷移,時光默不作聲地改變了什麽嗎?如果她知道現在的陛下變成了什麽樣子,她心目中最好的夫妻背後的真相,她會不會後悔不該回來?

“唉,不說了,再說又要傷心。”公主把錦被攏到我身上,“早點睡吧,日子還長著呢,往後我再慢慢跟你說。”

是啊,我在這桎梏牢籠裏困守的日子還長著呢。

我抓住她折被的手說:“公主,你別留在宮裏了……”

這一下用力過猛,公主略有些吃驚:“怎麽了?我不留在宮裏,去哪兒?”

“你……你不是正在招駙馬嗎,聽說公主相中了一位……年貌相當的才俊,你快點成親,出去跟駙馬恩恩愛愛地過好日子吧……”

離開這座皇宮,陛下就還是你當年記憶裏那個孝悌友愛的兄長,世上最好的人、最好的夫妻情義,你都會擁有。

至少……至少那樣,還有兩個人能夠幸福圓滿。以後我看著他們,可能會有一點難過,有一點嫉妒,但總比所有人都不得善終要好。

公主卻嘆了口氣:“別提了,姻緣還得兩廂情願才美滿,強扭的瓜不甜。”

咦,公、公主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她、她沒看上虞重銳嗎?總不能是虞重銳看不上她吧!他拒絕我也就罷了,哪來的狗膽拒絕公主?

公主又問:“擇選的三人裏,好像有一位是你從祖堂兄吧?你不替自己兄長說好話,倒勸我嫁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