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第4/7頁)

……

與一段段話對應的是從隔壁綜藝組喊來的後期制作團隊配上的動畫,旁邊還間或地插入一些旁白。

“你這……平時回家能過安檢嗎?”

“不是,你讀書那麽多年,跑去挖土做什麽?”

“你這專業,有多少人需要?我這輩子身邊可一個XX的人都沒見過。”此處做了消音處理。

交替著出現的,是平常人口氣發出的各種各樣的疑問,將原本構建出來的美麗畫面一點點地壓塌。

“被誤解、被看輕、甚至不願意了解,好像已經成了常態,可我依然熱愛我的專業。”

“它從來不是《你不知道的專業們》,而是,你們還不願意、或者沒渠道了解的專業們,不如一起來看一看,也許很多人還沒看過的世界。”

視頻一晃眼就播完了,短短兩分三十秒的預告節奏很快,間或地有插入了些許拍攝時的素材,比如一位同學,對著鏡頭笑著說:“我媽到現在,都還不太懂我的專業是幹什麽的。”,另一位同學聳著肩道:“不是頭一次了,每次都問同樣的問題,我現在已經不辯解了,就點頭說你們說的都對。”……這樣的片段,和動畫之間並沒有任何的沖突,融合得正好。

這個宣傳視頻,朱旭芳看得認真,格外滿意,只覺得自己心中所想的一切畫面,都被預告完美地剪了出來。

“林總,這就是我想要說的。”

林濛點了點頭,這預告片的放出,確實引發了不少注意,林濛還不忘例行花錢,來了個轉發猜謎活動。

轉發裏能猜出視頻裏提到專業名稱的,會隨機抽取其中幾位,給予一定的金錢獎勵。

當然,饒是這樣鼓勵,這部紀錄片還是要差《我們的專業》不少,國家電視台在這種紀錄片上的影響力,目前看來,還真不是這麽容易超過的。

不過這正和林濛的心意。

普通的宣傳方式+冷門的專業——完美!

……

小風今年讀高二,眼見明年要高三,報考志願也成了亟需考慮的大事,和大部分班級沒什麽區別,他們的班主任也時常主導著讓大家在比如黑板、後頭的宣傳墻上,貼下自己夢想中的大學和專業的紙條。

她很羨慕身邊夢想堅定,不像她一樣死讀書,連專業都不懂的同學。

起初她寫的是英語專業,聽說這專業以後能做翻譯;後頭看了同桌寫的編導專業,她又在了解後起了興趣;再後頭,她看見另一位同學寫的哲學專業,她沒懂這是幹什麽的,不過聽上去也挺高大上。

小風就像墻頭草一樣,風吹往這倒,等等往那倒,怎麽都定不下來。

等到她和父母聊起這問題,父母也擔心起來了,他們夫妻倆一個學的財會在銀行工作,一個上的警察學校,還真未必能給女兒什麽參考。

這不,正正好,他們同事間就傳開了,今年可有兩部關於專業的紀錄片要上映呢,剛好首播在周六晚上——這年頭學生的負擔越來越大,他們城市高二的學生,周六白天下午也得上課。

晚上一到時間,他們一家三口就在電視面前排排坐好,一邊擺著電腦,一邊開著電視。

一家人已經商量好了,兩邊都不能錯過,和朋友借來了能看電視台網絡直播的賬號,他們打算用電腦看《你不知道的專業們》。

整點一到,兩邊準時開始。

季盧導演的風格一如既往,毫無失手,《我們的專業》第一集,就是傳說中能賺大錢又高大上的“金融系”。

他直接從證券交易所開拍——揮斥方遒,動輒百萬交易——然後切入到某知名高校金融系高大上的大樓,從下往上拍攝,正式進入主題,開始和大家介紹金融系的學生。

整體風格,簡單地來說,就是“高大上”,看得人嘆為觀止。

“小風,你看看,這專業就很不錯。”

“是挺好的,就是不知道壓力大不大,以後累不累。”

爸媽還在旁邊碎碎念,而小風的注意力,早就拋到了旁邊的電腦上頭。

從一開場,《你不知道的專業們》就直接來了個大爆炸,炸礦山、炸大樓、炸橋……以電影級別的鏡頭拍攝,朱旭芳拍得甚至讓人覺得,小石頭都要透過屏幕,穿到眼前。

第一集要播出的,就是被一般稱為爆破專業的專業,不算特別冷門,可意外地是在投票中脫穎而出。

“爆炸就是藝術。”剛剛的喧囂忽然結束,出現在屏幕的,是坐成一排的學生,正在接受采訪,“我以前看電影、看動畫,特別喜歡看爆炸的場面,後頭聽說有這個專業就報了。”

能看得出他們應該沒背稿子,有的面對鏡頭下意識的逃避眼神,有的則有些局促不安。

“我媽問我,過年城市禁放鞭炮,我能不能做點鞭炮出來,把我給嚇得魂飛魄散,我懷疑我媽想送我進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