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收兵權(第2/6頁)

這個想法沒有半點毛病,要是沒得選的必須去死,他們當然要想為那一個將他們放在心上的人賣命。

故而兩軍一但開戰,劉元的兵馬一出來,還沒開始打人就已經跑了,陣亡三千降七千的,那三千人還並不都是劉元的兵馬所殺,更多是荊侯與吳侯看到逃跑的人叫喚著手下把人給殺了。

以至於到最後都是他們自己殺起來,帶兵前去的只管看著他們打殺得厲害,只管火上澆油的殺得人再一次節節敗退,最後沒有人殺了,他們也就上去喊著降者不殺,但凡不想死的立刻都降了,誰還想殺人把自己賠上?

只能說,仗能打得那麽快,人收拾得那麽幹脆,全都是因為劉元前期準備得很好,攪動人心是劉元最擅長做的事,一回兩回的從來不曾落於下風。

故而朝廷接二連三收到的消息,都還沒等長安那頭的反應出來,劉元已經雷厲風行地將事情處理得七七八八,剩下那麽一點點只有江東項家的所謂義士,劉元在長沙國與之僵持起來。

但因內亂已平,荊侯已死,吳侯還活著,活著的人劉元也不說把人收拾,只是放著去準備她手下該準備的事,比如開辟鹽田。

本來因為平價鹽而起的爭端,也用這個說動百姓,如今自然還是要二話不說的叫百姓看到這個好處。

因此本來只聽說平價鹽的百姓們,在那一天劉元叫人將鹽擺出來,讓人只管拿的時候,引得他們都歡呼了。

鹽啊,不食鹽不行,可是鹽太貴了,各家都省著吃用,現在價格降下來了,他們就能在想吃的時候多吃點,終於日子過得沒那麽苦了。

但是對於劉元來說只是推行了平價鹽是不夠的,眼下江東的事情沒能處理完,在長沙國的時間裏,劉元上折請除長沙國的國號,從此大漢只有一個國號便是漢,任何人都不得立國中之國。

同時也再一次請將各地的兵權收回朝廷統一統領,任何人都沒有資格私自設兵,各地諸侯若有不服者倒是說出來。

誰敢說來著,劉元只帶著一萬的兵馬,在長沙國內將一撥又一撥的兵馬,哪一撥都遠在她這一萬之數上,愣是將人都打敗了,還有人敢說和劉元正面對起來,他們就算想正面對上,他們以為一切都能如願了?

劉盈對於這樣的事不太清楚,但本來長沙國的事就是因為兵權而起的,兵權的事又是劉元最懂,劉元提起這樣的要求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劉盈不懂對於下面一群爭著吵著不答應卻又給不出一個正當理由的人來,特別的覺得煩。

呂雉倒是不煩他們,只是與三公九卿都確定了此事的可行性,畢竟都是為了大漢好,就按劉元出的主意,從此各諸侯中的人就算有封地也無權掌兵,兵權全都交由朝中的將軍而領。

詔書下發,第一個不同意的就是雍齒。

雍齒啊,當初此人多次反了劉邦,還想將劉邦一家子都捉了送人,要不是劉元反應快還真叫自己落入了雍齒的手裏。

大漢建立之後因著此人隨彭越立下大功,也是有功於大漢,彼時劉邦為安撫各有功之臣的心只能封他為侯以彰顯自己只是以功而論,非以親近而論,想著多少可以收攏人心,並不代表劉邦不想殺他。

劉元同樣也記著仇,只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

現在雍齒第一個跳出來,劉元正好與之封地相近,在已經除了名的長沙國內劉元叫人幫忙開渠引水修田,反正還是先保證讓百姓們能有口飯吃,吃飽穿暖之後再思其他。

開渠引水的事吩咐下去後劉元即往雍齒的封地去,當時雍齒正是諸侯中最反對收權的人,可是當知道劉元親自前來他的封地地,雍齒整個人已經僵了。

反對的口號是喊著,卻沒有做出反對的事情來,但是大家都明白事情現在沒做不代表將來不會做。

劉元的到來讓雍齒好似一下子清醒了過來,當初大家圍攻項羽的時候他與劉元見過一面,彼時的劉元想殺他之心並不掩飾,當時沒有動雍齒卻也提醒過雍齒最好不要輕舉妄動,若是叫她捉到了光明正大的理由可以殺了他,她必不會手下留情。

雍齒也不知怎麽的,明明已經過去了那麽多年,卻一直都記著劉元當時說那一番話的時候什麽樣子。

本來不樂意手裏的兵權叫朝廷收回去的,此刻聽說劉元親自來了他的封地,甚至都已經進來了,就往他府邸來,雍齒在想自己是不是可以趁這個機會殺了劉元!

念頭一起不知怎麽的又想到了當年他想殺劉元的時候叫劉元放的狠話,最後只能咬住唇:“去,我們迎一迎長公主殿下。”

不管是情願還是心不甘情不願,至少雍齒做出一番姿態,因而劉元在看到他的時候只是沖著他問了一句,“我以為你會先帶兵前來的,沒想到卻是這樣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