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考試進行中(第3/6頁)

才說著話卻斂去了笑容,就這一變,下面的人都不禁繃緊了身子,因而正色地看向劉元,劉元負手而立,“開科舉是我與朝廷提議的取才取士之法,相比許多年不變的世襲罔替,朝中官位都由既定的人家來做,卻是足以撼動天下貴族的。”

裏面出身貴族的人聽著劉元的話,心裏百轉千回。

而劉元再一次地開口道:“故,你們知道這樣的機會有多難得嗎?”

機會難得,貴族之中其實也有人知道的,畢竟家裏的人口那麽多,可是官位只有一個,給得了一個人,給不了兩個三個,要是人口多點的人家,碰上一個偏心的父母。呵呵,永無出頭之日半點不假。

“殿下,我們明白。”大半的人都明白,只有小半的看著人人都表態說明白,也只好裝著自己也是明白。

“我不管你們明不明白,但是大漢取才取士,憑的都是真本事,你們文章做得好是本事,若是有一技之長,做到旁人做不到的事,那也是有能者,朝廷必會重用。”劉元一番話說下來。

有人聰明地道:“殿下的意思,其實就算不認字,不懂禮的人,只要有真才實學,能為大漢出力,為大漢的百姓做出一番事業來,殿下也會用之,並不會歧視。”

“那是自然。劉氏早年不過一介貧民,可是劉家有了今日,也並非憑空而來的,卻是家父有識人之能,用天下有能之人方得天下。”劉元肯定地告訴他們,也不怕把自己的老底再掀一次。

下面的人聽著劉元把自己的出身還有駕崩的先帝都提拎出來,想想也對,若是有人才不會用,這天下能叫劉邦得了。

劉邦善用人天下皆知,而劉元其實同樣也善的,若非如此,劉元手裏也沒那麽多人可以供其驅使。

要知道天下多少始元學宮,那得要多少人,要這麽多人幫著劉元教導學生,要是劉元不會用人能這樣?

“用你們的本事告訴天下人,只要是有真本事的人,不管是什麽人,都可以出仕為官,大漢要開創一代盛世,非一人之力可成,誠請天下人一道出力,我們一道為了盛世太平而努力,你們可願意?”

揚聲而問,都是年輕人,熱血沸騰的,讓他們把願望記在心上,一輩子都記著,未必不會出幾個真正為天下,為大漢的人來。

官啊,好官難求,能出幾個是幾個,總好過一個都沒有。

“願意,願意。”參考的人都想出人頭地,只要能讓他們出人頭地,還能利於天下,他們一定會做。

劉元道:“好,我在未央宮等著你們。”

未央宮,既是皇帝的寢宮,同樣也是百官上朝的地方,能上朝的人,何其有幸,他們做夢都想。

眼睛皆是發亮地看向劉元,而劉元卻準備走了。

北境的參考之人劉元是見不著不假,但是長安的人,由劉元做主把人都聚到學宮來,為了避免麻煩,來看看他們,給他們洗一通腦,讓人都把心思用在讀書上,何樂而不為。

其實也確如劉元所料,劉元來一趟,雖然對男人和女人們說的話並不一樣,但是洗腦的性質是一樣的,讓他們盡展畢生所學,拿出真本事來考,只要他們有本事,劉元身後的大漢朝就會取他們,用他們,讓他們成為大漢朝的臣子。

出仕為官就能出人頭地,雖然只是開始,但是如果沒有這個開始,他們什麽都沒有,因此,機會送上門來了,他們絕對要牢牢的捉住。

劉元聽說學宮裏的人都卯足了勁的學習,笑著心下暗嘆現在的人純良啊,好忽悠!

不過,察舉制算是直接叫她搞沒了,一躍開始的科舉取士之道,額,對不住開創科舉的皇帝了!

心下一嘆,還是該幹什麽就幹什麽。三日之期到了,考場依然準備在學宮。

誰讓大漢朝從來沒考慮過會有科考之事,可是他們沒有考慮過的事,劉元這個暗戳戳準備的人早就在建學宮的時候就想到了。

料想就算開科舉也不會有太多的人,將來要是真把科考弄成了正式的取士之道,再建貢院也不急,現在就在學宮將就著。

開考,天還沒亮,以劉元為首的監考官們陸續地走進了考場,隨後學子開始進場。本來喧嘩的西城,早些日子就收到了通告,道是科舉要考三日,這三日保持安靜。

西城的百姓雖然都是貧民百姓,但也知道取士取才關乎國家社稷,故而雖然往日是吵鬧不休的地方,此時卻不聞半點聲音。

劉元這個主考官正在看著書,下面的人以王陵為首的都在七嘴八舌的說著話。

劉元聽了半響道:“都說西城是貧民所住之地,最是不講規矩,我們來學宮多久了?”

“回殿下,一個半時辰了。”席寒答之,劉元道:“不聞喧鬧之聲,倒是諸位的聲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