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紅樓一夢(三)(第2/2頁)

石慧一面注意著京中的動向,不動聲色的了解府中態勢,一面溫水煮青蛙的教導賈蓉和賈薔。賈薔雖然不是任務目標,但是石慧覺得賈蓉需要一個人在身邊形成適當的競爭,所以堅持將賈薔帶上。

一開始賈蓉和賈薔還有些反抗的念頭,但是和熊孩子們鬥智鬥勇的經驗都可以出書的石慧一次次鎮壓了下去。軟硬皆施,既沒有讓兩人像畏懼賈珍一樣畏懼自己,也絕不給他們陰奉陽違的機會。

壓著賈蓉和賈薔抄寫了一個月經文,石慧的身體已經調理的很有些氣色,還練起來系統培訓時學的武功。想著抄經再多,只怕兩個孩子也要不耐煩了。石慧本意用抄經磨一磨他們的性子,並不想用抄寫經文讓孩子移了性情。

於是待時機差不多了,石慧就主動結束了兩人的抄經活動,並非常認真的表揚了兩個孩子,什麽有耐心,字也寫的越來越好之類,各種贊美讓兩個孩子聽得飄飄然。

於是話鋒一轉,就說字雖然有進步,但是依舊有很多不足要好好學習。

本來賈敬守孝在家,是教導兩個孩子最好的人選。可是賈家的家風,不提也罷,兒子見到老子就像老鼠見到貓,老子教兒子除了打就是罵。

雖然賈薔和賈蓉是孫子,但是石慧也沒有自信讓賈敬耐心教導兩個基礎不太好的“笨孩子”。石慧先找了適合的字帖讓他們臨摹,親自教導他們讀書。

石慧是拿到碩士學位的兒童心理專家,更研修過漢語言文學。簡單的教導兩個孩子讀書釋義倒也不難。由最簡單的開始教導,先培養他們讀書的興趣。大棒加甜棗,果然讓兄弟兩個讀書認真不少,很快就有了進步。

又在他們全然沒有察覺的時候,石慧陸續換掉了兩人身邊的奴才。只挑選聽話不會過分機靈的小廝伺候,房中的丫鬟也挑選安分的。

借口不該忘記祖宗傳下的本事,尋來老國公的親兵焦大教導他們騎射和簡單的拳腳功夫。石慧不指望他們上戰場,只是君子六藝,該學的總要學。學些功夫,身體好,也能夠提高意志力。

焦大的忠心自不必說,如今寧府還沒有爛到根裏,焦大也不是那個口不擇言的酒鬼。石慧令他每天早晚一個時辰教導兩位少爺武功,給他加了三倍的月錢。焦大簡直是充滿了幹勁,教導賈蓉賈薔最是盡心盡責。若是兩人偷懶,焦大從不會瞞著石慧,更不會因為兩人是主子就允許他們躲懶。

如此過了三個月,賈蓉和賈薔仿佛脫胎換骨一樣,雖然肚子裏還是沒有幾兩貨,到底精神氣是不一樣了。

人讀過多少書,認識多少字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精神氣還有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簡而言之就是三觀。大字不識的人可以是好人,博覽群書的人中也有斯文敗類。想要培養一個有為青年,基礎不是讀書習武,而是三觀塑造。三觀塑造好了,就是打好地基,那個時候才能造房子。

故而除了讓他們學文習武,石慧每半月也會安排其他功課。比如喬裝之後去鋪子上做小二,去莊子上種地等等,體驗不同的生活,更深入地了解這個社會。

除卻四書五經聖人之言,讀史書通外,律法也是必須學習的內容。總的來說,成效還是比較明顯的。

主線任務的順利,剛好襯托了支線任務的艱難。

賈璉是榮府的人,還是石慧的同輩,比賈蓉大四歲,如今已經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性子已經成型。想要教導賈璉可不容易,好在寧榮二府素來沒什麽規矩,石慧想要見一見賈璉卻容易的。

不像賈蓉可以隨叫隨到,針對賈璉,石慧花費了一個多月收集他身邊的信息。從賈璉在榮國府的生活模式,與史太君到賈府每個主子甚至他身邊的下人,石慧都細細的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