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平安康泰(二)(第2/3頁)

無奈南宋朝廷早就被金人打怕了,只一味求和。

有詩雲: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只要臨安還在,只要還能繼續剝削百姓,過他們紙醉金迷的日子,這些人又怎麽會在意下層將士和百姓的訴求。

每年歲幣整車往北面送,自己的軍隊卻軍需匱乏,韓侂胄不得不傾盡家財填補軍需,才得以穩定軍心。

開禧三年九月,金人要求以長江為界,宋對大金稱臣。斬殺北伐將領韓侂胄等人獻上首級,並增加歲幣,出犒師銀,方可議和。

寧宗不允,招募新兵,並啟用了投閑置散的辛棄疾。沒想到聖旨方下,已經六十八歲的辛棄疾卻一病而亡。繼後楊氏與權臣史彌遠矯昭殺死韓侂胄,向金人獻出韓侂胄人頭求和,簽訂了《嘉定和議》,就是所謂的“函首安邊”。

時有太學生作詩雲:自古和戎有大權,未聞函首可安邊。生靈肝腦空塗地,祖父冤仇共戴天。晁錯已誅終叛漢,於期未遣尚存燕。廟堂自謂萬全策,卻恐防邊未必然。

韓侂胄一死,他主戰、斥理學為偽學諸事立時成了罪狀。一夕之間就仿佛變成了十惡不赦的罪人。朝中主戰派飽受打擊,主和派占據上風,程朱理學大興。送往金國的歲幣頓增三百萬,增加的歲幣自然不是官老爺們出,卻苦了百姓。百姓生活日益困苦,對史彌遠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

然石慧卻在臨安城住不下去了。

韓侂胄死後,其養子韓?全家被削籍流放沙門島,自古在流放之路倒下的人不計其數。韓?幼女路上病重,無法延醫施藥。石慧敬佩韓侂胄一心收復失地卻死於小人之手,買通官兵將快要病死的小女孩帶走。

若只是流放路上一個被報了病亡小女孩也就罷了,偏偏遇上被王喜派人追殺,要斬草除根的李好義家眷,石慧又救出了李好義的幼子李植。

韓侂胄是非功過尚難定論,然李好義卻是世代忠良。如此忠誠之將領,最後卻死於內部黨派鬥爭,真是悲乎哀哉!

嘉定元年,石慧帶著少年李植、病愈的韓馨兒以及方四歲的楊康遷居長江畔,選了一處僻靜之地開了一家客棧。這客棧不僅位置偏僻,方圓五十裏渺無人煙,就連名字也走心,叫做有間客棧。客棧依山傍水,外面平常無奇,內裏卻頗有乾坤。

起先客棧之中只有石慧母子以及李植、韓馨兒兩個弟子,整個月都可能見不到一個客人,但是慢慢的客棧就變得熱鬧起來。石慧陸陸續續又招納了不少幫手,大多是陣亡將士的家眷遺孤。

這些人對金人恨之入骨,比之一般百姓更適合客棧的工作。有間客棧明面上是一家客棧,實際上卻另有乾坤。江湖人在這裏接下各種任務,諸如誅殺作惡的金兵,刺殺貪官汙吏。

完成這些任務可以在有間客棧換取特殊的信物,這些信物能夠兌換金銀,甚至是武功秘籍。原本松散沒有組織的江湖人卻因為有間客棧開始投身抗金大業。

自有間客棧出現之後,長江對岸作威作福的金人就陷入了恐懼之中。這些人平日裏作威作福將漢人百姓當做牛羊豬狗一般任打任殺。如今自己成為被獵殺的對象,也該知道被人殺死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不過,有間客棧展現出來的東西,自然也會引來一些覬覦者。對於這些宵小之輩,石慧從來不會手下留情。久而久之,大家也知道有間客棧並不好惹。

除了年紀大了只能做些雜役之類的老弱婦孺,余下的孩子們石慧都會根據他們的所長傳授武功,以圖大家面對危險能夠自保。

楊康是個很聰明的孩子,石慧習武素來不避著他,因此他自小便知道自己的媽媽與別人家的媽媽是不一樣的。在楊康的熱切期盼下,石慧也終於開始給他啟蒙。

雖然沒有南宮靈舉一反三的靈性,可是不論文武,只需教一次也能學會。不僅如此,就是石慧教導李植等人,他在旁看一眼,也能學個七八分。

相較於愛撒嬌的南宮靈,楊康卻是天生嘴巴抹蜜。最難得的是,石慧沒有刻意引導,小孩子卻極為孝順。家裏條件不錯,不過每次吃飯前,楊康都會先確定媽媽用過,自己才會吃。

雖然有些調皮,性子缺乏穩重沒有定性,但是在一個母親眼中這都不是大缺點。因為沒有定性,楊康學東西總是有些貪心,今天才認了字,明天就要學畫畫。看到媽媽彈琴,便嚷著要學彈琴。看到媽媽練劍,他就要跟著學武。

石慧也並不阻止幹涉,他要學什麽便教什麽。等他略大一些,知道精力有限,自然就知道自己最需要學的是什麽。

只是沒想到楊康比她預想的更聰明,或許楊康自小被石慧以藥浴泡澡,身體靜脈經過調理,習武一向事半功倍。加之有個聰明的小腦袋,讀書也是一點就通。如此,竟也能兼顧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