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天下一統(三十三)(第2/2頁)

秦國通過使臣和商隊,將秦國的紙傳播到各國,又放出鄒夫子和琴清於鹹陽主持鹹陽學宮的消息,不過兩三月,便從者雲集。就連出過權臣李園等也帶著厚禮眼巴巴前來秦國出使。

李園等人雖然是沖著琴清而來,醉翁之意不在酒,然這些人的出現卻大大提高了鹹陽學宮的知名度,一時間鹹陽學宮熱鬧非凡。通過鹹陽學宮的議學、論政等,大秦選取了一部分人才。

石慧為了教導嬴政,花費了無數心血,最重培養他的大局觀,嬴政的目光自然而然也比較長遠。這次秦國攻克趙國三十多個城池,嬴政不過數日就抽掉了大量基層官員前往這些城池主政。然也意識到大秦統一路上將要面臨的許多問題。

這次開設學宮,便是有意借學宮大量培養人才,為將來一統天下後治理地方做準備。然各國貴族顯然都沒有意識到秦國的野望,如李園等還在鹹陽學宮大抒己見,如開屏孔雀一樣急於表現自己。

趙國被連克數城之後,秦國又陳兵於邊境,韓王每日惴惴不安,擔心韓國成為秦國下一個目標。於是韓國君臣苦思許久,想出了一個疲秦之計,送來了一個精通水利的鄭國,幫助秦國修築水渠。

嬴政一面扣下鄭國,一面派使者去韓國質問韓王,直言韓王不安好心。一番危言恫嚇,嚇得韓王在王位上兩股戰戰。最後使者言明將公子韓非送到秦國為質,或許能平息秦王之怒。

於是,全無骨氣可言的韓王想也沒想就答應了此事,將韓非打包送去秦國了。嬴政很是高興的將鄭國丟到下面修水渠,又將韓非扔進學宮主持法學院。

所謂法學院卻是項少龍的建議,學宮建立初期,各派多有爭執。項少龍就給出主意將學宮分為法學院、儒學院、墨學院、兵學院以及雜學院等等。

韓非雖然忠於韓國,難忘故國,不過他對學問是再嚴謹不過。將韓非留在學宮潛心治學,不讓他幹涉秦國政事便可。當然嬴政也安排了人在韓非身邊伺候,謹防他做出危害秦國利益的事情。

鹹陽學宮建立的第二年,甘羅以十二歲稚齡出使趙國,巧妙地利用秦、趙、燕三國關系,從趙王手中為秦國得五城,進封上卿。後趙國攻下燕國三十城,將其中十一城贈秦。如此秦國不費一兵一卒得了十六座城池。甘羅十二歲拜相,秦國重才之名更是廣為傳頌,鹹陽學宮也越發興旺。

鹹陽學宮的開設為大秦培養了大量各式各樣的人才。而《魯公秘錄》以及被收攏的墨者行會更是大大提高了秦國的生產力和戰鬥力。因為工具的改進,鄭國渠的修建工期更是大大縮短。

這一切都讓大秦蒸蒸日上,秦國興盛之勢銳不可當。

如此到了秦王中毒的第三個年頭,嬴政十六歲,秦王的身體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到了年底已經食不下咽。

石慧請動華陽太後出面提議秦王提前為嬴政舉行冠禮。這幾年,嬴政輔政,行事果決,秦王也頗為滿意。

秦王也擔心自己死得早,太子登基卻無法親政,以至於大權旁落。此事並非沒有先例,秦武王嬴蕩十八歲即位,還有宣太後把持朝政之事。如今,王後亦是身體孱弱,且鮮少參與政事,可沒有太後把持朝政,也可能出現權臣。

如今華陽太後的提議正得秦王之心,秦王當即令人為太子準備冠禮。提前行冠禮之後,一旦秦王駕崩,太子登基便可親政。大秦既然有個十二歲的丞相,如今有個十六七歲的大王也沒什麽好奇怪了。

於是為太子提前行冠禮的決定在少數人反對無效之後,就被定下了。

秦王終究沒有熬過這個冬日,嬴政的冠禮結束後第三日,秦王便辭世了。

當看到那個挺拔的少年,穿著黑色的冕服登上王位,石慧明白她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秦王政三年,生母姬太後病逝,秦王哀痛不已,竟至暈厥。

趙國趁秦國國孝出兵秦國,秦王政奉太後遺命,以王翦為主帥,令秦軍征趙國。趙國權臣巨鹿侯趙穆為楚國奸細身份被揭穿,殺死趙王及屠殺趙王室成員逃反楚國。

秦太傅項少龍率領墨家高手喬裝進入趙國,趁亂劫走李牧家眷族人。李牧降秦,趙亡,秦王政收編趙軍抵禦北部匈奴。

秦王政五年,鄭國渠修築完成,關中為沃野,秦以富強。次年秦國滅韓國,俘韓王安,設潁川郡。

秦王政八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荊軻被秦王親手斬於劍下,秦國以王翦領兵攻燕,次年攻破燕都薊,燕王殺太子丹求和。

……

秦王政十六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投降,齊亡。

至此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秦王政創建皇帝尊號,自稱始皇帝,追封秦莊襄王為太上皇,姬太後追尊為帝太後。秦始皇規定皇帝自稱朕,命改為制,令改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