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文武雙全(番外二)(第2/2頁)

那時的仿徨、茫然一直是兄弟二人無法忘記的噩夢,哪怕是面對襄陽城破也沒有母親在途中病倒的打擊可怕,好在後來母親的病好了。

雖然父親在嘉興死了,可是他們自幼就是母親照顧。相較於母親,父親的離開至少沒有那麽絕望。不過他們依舊傷心欲絕,還在父親墳前立誓,要殺了仇人為父親報仇。

他們努力習武,可是李莫愁卻在江湖上銷聲匿跡。於是他們又投身到抗蒙大業之中,雖然是大理人,可唇亡齒寒,宋亡小小的大理豈有幸免之理?

於是,面對國仇,只能將家恨排在了後面。

。他們已經不再年輕,當日垂髫小兒如今已經在老去,想來那李莫愁也定然不在人間了。兄弟兩人對視一眼,皆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滄桑和鬢角的白發。這一生,他們犯過錯,有過遺憾,然而卻是無悔。

帶著幾分近鄉情怯,兄弟兩人並肩而行。當看到同樣年華逝去的妻子站在城外翹首以盼,兩人的步伐突然堅定了幾分。無論前方險阻多少,他們總會走下去。

走進滿目蒼夷的襄陽城,耶律齊的心中在滴血。蒙古人雖然授予他高官後祿,可是他卻從未忘記父親是如何死的。不僅僅是父親,還有他的妻子、親人和無數朋友。

每個人都罵他反復無常,背信棄義,以為他受到兄長的感化,夜奔私逃出城。然而誰能知道夜奔是真,那一晚卻是在嶽母的默許下,妻子親自送他出城呢。

當年在襄陽城第一次見到郭芙,他就喜歡上了這個美麗張揚的姑娘。哪怕在別人眼中,她既刁蠻又任性,他依舊不可救藥的愛上了她。

“大宋朝廷早就無藥可救,蒙古卻如初升的太陽。如果那一日終將到來,不如保存實力,盡可能解救天下百姓才是。”哪怕過去二十多年,耶律齊依舊記得石莊主的這番話。

當時在場之人甚多,不知為何,耶律齊卻覺得那番話是對自己說的。知道襄陽城無法可守,而他收到了由兄長出面送來的勸降書。

他想到了自己的父親耶律楚材:父親本是契丹遺族,生前是蒙古丞相,在蒙古任職期間,卻頒布了許多讓宋人都稱贊的政策。如勸導蒙古貴族學習漢人的文化,堅決反對戰爭中的殘暴行為。

蒙古慣例,對拼死抵抗的城池,城破之時,就要屠城,作為報復。比如花喇子模時,可謂是滅國滅族。耶律楚材在朝時,卻力勸可汗改變這種野蠻做法,保全許多普通百姓生命。

正因為耶律楚材的這些行為加上師父是周伯通,當年耶律齊流落襄陽,才能這麽快被大家接收。

如何在宋亡之後解救更多的百姓?只靠著著幾個江湖人行俠仗義嗎?那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想到了這些,耶律齊也終於明白了石莊主的意思。

這件事唯有他做最合適,無論是楊過他們武功再好,都是漢人。可是契丹滅亡依舊,他還算半個蒙古人,更有在蒙古朝廷為官的兄長。

然而這條路也極為難走,相較於殉城,亦或是如武敦儒等人一般半隱退,都比這條路容易。可是他還是選擇最難的一條路:回到蒙古,繼承父親的遺志。哪怕千夫所指,也在所不惜。

他沒有帶妻子一起回蒙古,因為郭芙是郭靖和黃蓉的女兒啊。好在他們沒有兒女,他一個人背負反叛的汙名就足夠了。

石莊主死前與嶽母商定了許多後策,他是知道的。嶽母知道嶽丈為人,絕不會拋下滿城百姓,一早就做好了殉城的準備。然而作為母親,嶽母可以與嶽丈一起殉城,卻無法看著自己的孩子一起殉城。

“齊哥,你放心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你走之後,我會如娘所說與破虜一起回桃花島。”耶律齊至今還記得郭芙送他出城時的話語。

可是他沒想到,郭芙終究是騙了他一次。耶律齊明白她的心思,她無法拋下城內的父母離開,無法不顧幼弟的安危,更不願意讓自己分心牽掛。

那個有些刁蠻,不甚聰明的女孩子,只想用她的方法保護她的親人。然而他卻連親自送她最後一程,為她大哭一場都不能。

佳人音容笑貌依舊鐫刻在心中,可是那個人卻此生再無相見時。

好在,她有父母同行,想來黃泉路上也不會太過寂寞。只是不知道他的傻姑娘可否在奈何橋頭等他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