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青衫動人(七)(第2/2頁)

石慧聞言微微一嘆,諸葛先生的那兩位弟子,她曾經有過一面之緣。年輕精幹,更難得人品可愛,不想卻英年早逝。世間之事,疏難預料。

想諸葛先生那兩個弟子年輕正直卻為追求正義犧牲,想那書生羅新正,平素不曾為惡,滿腹詩書,只待一朝高中回去解救陷於泥潭的愛人,卻只因目睹一樁江湖紛爭無辜枉死。可汴京城內那昏君奸相卻每日錦衣玉食,好不快活,哪裏又有什麽公平。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於天道而言,善人和惡人並無區別。想要追求公平和公義,人只能靠自己。

諸葛先生一生未婚,門下弟子皆是悉心栽培,可謂是亦師亦父。石慧心想,若是自己一手培養的兒子或弟子死在最美好的時候,該是何等傷心。這兩個弟子的死對於諸葛先生想必打擊極大,天下第一智者,亦是算不盡這天下之事。

“崔公子太過謙遜了。不談武功修為,只崔公子敢孤身追賊人,亦是不負諸葛先生之名了。你入門時日短,武功可慢慢練,唯獨人品不是一日兩日可教。諸葛先生是天下第一智者,他既然能夠收你為徒,崔公子又怎麽會是資質平平呢?”

“夫人委實過譽了!”追命微笑道,“夫人喚我追命即可。”

石慧聞言,從善如流道:“不知追命手中的案子可以接辦妥,我們打算回開封,若是順路,不妨同行。”

追命略有些猶豫:“晚輩是要回京,只是同行會不會太打擾前輩?”

“追命大哥,既然都是去開封,就一起吧!”顧惜朝立即勸道,“你的傷還沒好,與我們同行,有我娘在,定讓你的傷好的更快,日後也絕不會有舊疾困擾。”

見追命猶豫,石慧微笑道:“原是有一事想請崔公子幫忙。”

“既然如此,前輩但說無妨,只要追命能夠辦到,定全力而為。”

“我這孩子,隨我去了西域三四年,如今初回中原,倒像是井底之蛙。學了點功夫,便以為自己天資過人。待追命傷愈,若能陪他過幾招,讓他知道知道江湖上的深淺,也好治治他狂妄自大的毛病。”

顧惜朝揉了揉鼻子,有些小委屈。這幾年在西域,那邊荒蕪的很,平素也沒見什麽人。平日陪他練功的都是娘親和無憂姐姐,無論哪個他就沒能贏下一招半式,哪裏敢有什麽狂妄自大的毛病。

不過親娘給他扣下這罪名,顧惜朝也只能受著了。不過,顧惜朝也明白,只怕他娘是看中了追命這腿上的功力,有心讓他見識見識上江湖上不同門派的路數。

追命自沒有拒絕的,原本當即就想和顧惜朝下去試試。他那位大師兄方才十歲因身體不能修武專修暗器,才智過人,雖然師父斷言大師兄二十歲之前成就定然在他和二師兄之上,然目前而言,大師兄卻打不過他和二師兄的。

追命想著顧惜朝不過九歲,便是智計聰慧不弱於大師兄,就武功而言也不過是初學者。可是顧惜朝卻堅持他傷勢未愈不肯與之動手,卻讓他觀看自己練劍。

偷看他人武功是江湖大忌,不過主人主動邀請卻是不同。可是天下間敝帚自珍的比比皆是,若非極為親近之人,又怎麽會讓被人看自己的武功呢?

可是顧惜朝將劍法施展出來,追命卻是驚了一驚。沒想到顧惜朝年方九歲,劍法已經如此出眾。按照顧惜朝所言,他自習武以來,沒有和傳授武功的娘親以及陪他練功的艷無憂之外的人動過手,可是追命卻覺得他有著非常豐富的迎敵經驗。

如果說顧惜朝身上還有什麽不足,大約就是受限制於年齡的修為和殺氣了。追命雖然自忖能夠贏他,卻也少不得費些功夫。他的傷勢雖然好得快,不過若是這個時候與顧惜朝動手,難免會影響養傷,難怪顧惜朝不肯此時與他動手。

“朝弟這劍法我從未見過,卻不知道朝弟出自何門何派?”

“門派?”顧惜朝瞠目道,“我娘沒有說過,只說指套劍法出自什麽天山派,名為飛雪劍法。我只學了個囫圇,我娘若是施展開來,簡直能六月飛雪。”

天山派?追命想了想,他竟然從未聽說過。果然,還是見識太少的緣故嗎?

追命正要開口,忽然見屋頂上有夜行人經過,那些人行到他們的房間屋頂,正欲彎腰揭開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