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青衫動人(番外十四)(第2/3頁)

石慧建氤氳谷時,便相交甚眾,如南寨老寨主伍剛中這樣的忘年交也不是一兩個,劉韐不過其中之一,當時官職也不高,並不引人注意。劉韐既然與石慧交好,自然也認得顧惜朝,甚至顧惜朝還為科舉之事請教過劉韐。

劉韐原是愛才之人,素來將顧惜朝做半個弟子,他雖遠在福州,知道顧惜朝邊關領兵,便立時想到了在鄉守孝的嶽飛,親自寫信勸了嶽飛投軍,又寫了舉薦信引嶽飛入神機營。

劉韐素有慧眼,愛英才,他人在千裏之外,卻特特推薦了嶽飛過來,顧惜朝自是極為重視。嶽飛入營,他便將嶽飛呆在身邊熟悉火器作戰,嶽飛亦是文武雙全之人,悟性極高,如此不過兩月,顧惜朝便調他去做了神機營小將,幾次戰役下來,嶽飛就立下了許多功勞。

是年冬,朝堂上兩國議和談論許久,金國才終於懨懨地應了賠款之事,只是扯皮了許久才答應賠償宋五百萬貫。

自宋朝以來,每年都是往外送錢,送到遼、金的叫歲幣,給西夏的叫歲賜,不管是貢還是賜,不管是強還是弱都是送錢。自澶淵之盟後大宋每年要給遼國絹銀合計三十萬匹兩,仁宗時增加到五十萬匹。然前些年,大宋聯合金國滅遼,這送給遼國的歲幣沒有免除,只是改送金國了。

除卻“許依契丹舊例銀絹”,即宋朝每年給予金國銀、絹五十萬兩匹之外,金國還提出要宋朝每年交納燕京等六州的“代稅錢”一百萬貫。這五百萬貫雖然不多,卻是大宋第一次不是將錢送出去。

只是自議和簽訂以來,稀稀拉拉過了數月,金國才送來了五十萬貫。這五十萬貫被天子禦筆一揮直接賞賜了給前方將士。於是一時之間邊關兵將士氣高漲,春末,宋軍以金國延誤賠款為由,主動出擊。

這個冬日,神機營也由出征的五千人擴張到一萬人。以小侯爺郝連春水和嶽飛為左右先鋒,分兩路向北挺進,憑借著火器之利,將帥齊心,宋軍一路勢如破竹,連克兩州,金國不得不奉上余下四百五十萬貫賠款,求和。

安王親自赴前線,接受了這筆賠償,同時開始新一輪談判。要求金國為這兩州之戰的戰損賠償,賠償金也從五百萬貫提到一千萬貫。金國經濟實力原不如大宋,從遼國手中搶到了大宋的歲貢也不過五六年罷了,金國皇室又是一貫紙醉金迷,便是加上之前滅遼發了一筆財,也經不住安王殿下的獅子大開口。

然在神機營的火器下,金人也沒有太多選擇的權利。局勢逆轉,金人也終於嘗試了一下宋國百姓為了這歲貢所吃的苦頭。安王殿下為此親赴上京,藝高人膽大,在金國皇宮硬生生逼著金國皇帝以割地代賠款,兵不血刃再奪回一州之地。

汴京城內,皇帝陛下則在諸葛先生等大臣相助下於朝中整頓吏治,收拾了蔡京、童貫之流,一面接收收回的故土。朝廷清明,政令通暢,憑借著強大經濟實力,軍隊也逐漸被火器覆蓋,國力愈盛,軍事力量越強。

此後十年,宋國迅速強盛,女真族更是被一路趕回了長白山,最後不得不屈服於火器,成為了大宋的一部分。

道和十二年秋,大宋持續了十年的對外戰時終於告一段落。皇帝召元帥武安侯及郝連神侯、嶽飛等將領回京接受封賞。朝中隱隱傳出消息,皇帝將賜封其大師兄,領兵的大元帥武安侯顧惜朝為異姓王。

然而眾將領回京受封,大元帥顧惜朝卻於回京途中失蹤,回到京城的唯有已經繼承父爵的郝連神侯郝連春水代為呈上的官印和辭呈,緊接著郝連春水亦推辭實職,與妻子息紅淚深居簡出。

顧惜朝失蹤前後,先是京城金風細雨樓主人蘇夢枕亦將樓主之位傳於義弟王小石。六五神侯府二弟子鐵手辭官浪跡江湖,然後便是繼承了六五神侯爵位的無情爵位讓於三師弟追命離開了京城。

汴京城內,數名或朝廷上前途顯赫的少壯官員或明顯江湖的俠客不約而同選擇辭官或退隱江湖成了道和十二年的一件奇事

作者有話要說:

哪怕是十多年前的舊事,趙越依舊記得那一日的春光——他原是進宮見大皇子趙桓與之論書,卻在禦花園見到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女人。她穿著一身青衣,拈花在手,竟然在花枝上信步走來,宛如仙人下凡。

原來她是二皇子的師父,氤氳谷谷主,瞧著她為二皇子示範輕功步伐,教導二皇子劍法,趙越心中充滿了羨慕。

人人都說他爹左武王是宗室第一高手,可是他這個皇族第一高手的獨子卻只能從護衛手中學些花拳繡腿,父親學縱天下,卻一招一式都不願教他,只令他讀書。趙越雖然不討厭讀書,可是更愛那飛檐走壁的武功。

於是,那一日他守在禦花園,等到她離開時在路上攔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