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九龍奪嫡(三十)(第2/2頁)

新街商鋪開張半個月,這些鋪子就分別被皇額娘送給了他的兄弟們,卻給了他兩千萬輛充實內庫。另外還為這些商鋪提供貨品的作坊也成立了什麽集團,掛在戶部名下,由萬黼和胤祐主持。集團收益一半歸戶部所有,余下一半分給了宗室親王以及作為名下作坊工人的福利。

太後將諸多利益丟出來吊著,不過短短數月,宗室和許多大臣就陸續投向了新君。太上皇到底是又聾又啞,跟著太上皇一條道走到黑哪裏比得上大方的新君。

因朝廷多了一大筆收入,皇帝又令戶部改革俸祿制度,取消了冰敬炭敬,卻將俸祿大幅增加了。對於貪官不覺得如何,可是對於一些清廉的大臣和底層官吏,這筆俸祿卻能大大改進生活。且這是朝廷俸祿正大光明的收益,花起來都安心。

沒有冰敬炭敬固然少了灰色收益,可是皇帝實質上提升了俸祿,這聲望自然是提升了一波。至於那些貪官便是沒有這兩筆灰色收入也會從別處貪,貪腐原是最難杜絕之事。

改了俸祿制度,緊接著新帝又認命六阿哥胤禛提點刑部復核刑部所以死刑案件;七阿哥胤禶提點吏部,八阿哥胤祺在兵部;九阿哥胤祚提點戶部,負責籌措皇家銀行。

皇家銀行的第一項業務就是將戶部借銀業務轉過來。從此以後,官宦人家和內監只能從皇家銀行借貸,且要支付利息。已經借貸的也要重新簽寫借條,過去不算,如今卻要起息。因著此事,之前得了新工坊股份的王府紛紛帶頭歸還欠銀。

又過月余,責令五阿哥胤祉儲備皇家圖書館,這圖書館卻是建在內城與外城邊緣,對外開放。十一阿哥胤禩負責籌備皇家書院。緊隨而至是令睿親王承祜和二哥胤褆在京郊籌建皇家軍校,學員三分之二從八旗子弟挑選,三分之一民間選考,不拘漢人、蒙古人、回人等等。

新君的詔令一道接著一道,令人眼花繚亂,太上皇終於熬不住,從湯山行宮回轉京城。胤褆憨直與萬黼等皇子親近皇後,故此皇帝要推其他兒子與新君打擂台就選中了胤祉、胤禛和胤禩,概因胤祉有些野心,胤禛和胤禩容易控制。

然而情況卻有些失控,胤禛看著冷冷清清與坤寧宮關系平平,可無論他如何推胤禛,胤禛卻毫無與新君作對的意思,只踏踏實實做事。胤禩確實沒有底氣抗拒太上皇的決定,但他也沒這麽傻跑去做兩代君主的炮灰。

不管是胤祉蠢蠢欲動,胤禩不知如何躲閃,新君的一道道任命下來,煩惱就全沒有了。新帝的詔令下得密集,今日一出明日一出似乎沒有章法,可是當諸位成年皇子的任命紛紛下來,胤禩就立即品出味道來了。

看著新君根據每個皇子所長安排了差事,可是其中還是有些區別的。比如胤祉負責皇家圖書館,他負責書院,看著體面,卻不會直接攝入朝政。太上皇要用他們和皇帝打擂台是不行的,比如去了刑部的胤禛是個踏實做事的,又實權也不會跑去給皇帝添堵。

其他阿哥所做之事不論與朝廷上的風雲關系如何,至少掌握實權的都是皇帝最親近信任的兄弟。掌握經濟命脈的是皇後養子,掌握軍隊的是嫡親兄長。這些事一旦做成,太上皇在無法與皇帝抗衡,更不要說左右朝政了。

太上皇回京,皇帝親迎太上皇往重修的暢春園。暢春園是在已有建築上擴建、改建而成,美輪美奐。許多屋子都用上了工坊新出的玻璃窗,令人目接不暇。

太上皇看了這煥然一新的暢春園,竟然有些不知道如何斥責皇帝。只是斥責還是要斥責的,太上皇又聾又啞,嘴巴罵人是不能的,只能拿紙條寫,問責皇帝之前的一系列政令。

胤礽表示很無辜,他自登基後除卻每年正常調任,幾乎沒有大幅度調動官員。至於對兄弟們的任命,那就更無辜了。兄弟們長大了,他表現一下兄友弟恭重用兄長和弟弟有什麽問題呢?

是呀,有什麽問題呢?朝堂上如六部尚書,皇帝是一個都沒有擅自調動,絲毫不敢改父志,且對君父言聽計從,再沒有這般孝順的兒子了。

看著太上皇吃癟,胤禩站在哥哥們身後,心中莫名痛苦。太上皇對他妃母並不寵愛,他也是從小被漠視,說什麽孺慕之情當真有限。只過去到底有些父子之情,直到這次差點被皇帝拖出來當炮灰。

身為皇子,心中沒有一點念想是不可能的,可是凡事也要量力而行。他排行十一,上面是個兄長,就算出去殘疾的承祜、胤祐,還有八個兄長。這些兄長才幹皆不下於他,最重要母族勢力都在他之上,他拿什麽去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