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九龍奪嫡(三十一)(第2/2頁)

隨著國內翻天覆地的變化,胤礽也開始意識到人才的缺乏。這次不需要太後提點,皇帝便主動督促各地官府興學,開辦官學也支持各地在野的大儒辦學給予嘉獎和補貼。

皇帝本就極為聰慧,又正年輕,原本底子不錯,如今學東西又快。短短三年就已經不再需要太後在背後出謀劃策,徹底架空了太上皇,成為這個國家的實際掌權者。

太後亦毫不拖泥帶水的斷絕了對前朝的關注,這三年她已經將手上的許多東西都分出去了。只剩下在一些公司、集團有些股份,可是具體操控都交給了最初跟隨她的人和養大的孩子們。只專心在後宮指點皇後整肅了後宮,和太妃太嬪們喝茶聽戲,養養小阿哥小格格。

太上皇這些年日子不好過,久了也知道了皇帝背後的軍師是太後。太上皇如今自然是搞不死太後的,於是大有老死不相往來之意,常住暢春園了。

經歷了最初權利被架空的痛苦、暴躁,接受事實的太上皇開始沉溺酒色。這些年竟然也陸陸續續生了一些小阿哥小格格。只太上皇被兒子傷透了心,不太喜歡小孩子,可憐這些小家夥生母位份也不高都丟給皇帝這個兄長養了。

皇帝對於如今朝堂上很能幹活的兄弟極為滿意,倒是不介意養一批預備役。這些小阿哥、小格格,加上皇帝和兄弟們也陸續成家養了一班兒娃娃,宮裏的太妃太嬪們很是有事兒做。

皇帝非常勤政,這些年朝廷辦了很多大事,故此後宮妃嬪並不多。除了皇後就兩個嬪三四個貴人答應,比太上皇的後宮可幹凈多了。皇帝的大阿哥、二阿哥和二格格是皇後所出,三阿哥和大格格是兩個嬪所生。

不僅皇帝,皇帝的兄弟們府上也頗為清靜,其中睿親王承祜、莊君王萬黼、南郡王胤禶、廉郡王胤禩、敏郡王胤禟都只有福晉。前四位是夫妻情深,胤禟雖說夫妻感情也不壞,不過沒有納妾的最大原因是沉溺發明了。

少時太上皇還曾嫌棄胤禟沉溺奇淫巧技,荒廢學業,可如今誰也沒有胤禟風光。胤禟入朝辦差時直接去了戴梓的兵器研究所,三年功夫就發明出了最先進的戰車,受封郡王。多年來也陸陸續續發明了不少民用和軍用的玩意兒。若非顧慮兄長們的爵位篤定了他日後的前程,憑著他的成就便是親王爵位也是給得的。

皇帝余下那些兄弟雖然除了福晉外都有幾個姬妾,卻都沒有比皇帝多。朝廷大事一件接著一件,皇帝又願意重用兄弟們,大家都奔事業,誰願意在後院風花雪月。

不說胤禟在京城風光無限,二阿哥胤褆前幾年平定南邊之亂,順便以五百萬兩為朝廷“買了”一塊領土也有了封地還成了親王。以魯直見稱的胤俄帶上胤祥稱霸海上,成了海軍將軍,得了鎮海郡王的爵位。

不細說其他幾位阿哥,如今就連各府福晉都在太後支持下在外面籌辦什麽女學、慈善會之類,孩子們到了進學的年齡就丟進宮讀書讓太妃們照顧。

新帝登基的第十年,奉太上皇太後南巡。太上皇退位前多次南巡,時隔十年再次南巡,心情委實有些復雜。在龍舟之上,眺望運河兩岸,不用地方官府粉飾太平,就足以看出這十年的不同。

太上皇過去南巡,因地方官員為了政績掩飾,也會讓百姓穿上最好的衣服上街。可是就算如此,百姓眼中也大多帶著麻木。如今的百姓,臉上卻多了笑意,甚至腳步都勤快了。

這十年來隨著農業畝產不斷提升,工業、商業發達,稅改等惠民政策下,百姓的生活已經越來越好。雖說普通百姓想要致富依舊不容易,然只要勤奮些不遇上災年,溫飽是沒問題的。在比較十年前後兩岸的建築,也可知道這十年發生了什麽樣的變化。

太上皇再如何不甘心也不得不承認,為君,他的兒子做的更好。甚至,除去皇帝,其他兒子也都展現出了出色的才華。皇帝給予兄弟們施展才華的機會,又將他們限制在某個領域中。如此兄弟們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華,又不會影響到皇帝的統治,達到了極好的平衡。

然越看到兒子能幹,太上皇心裏越像一把火再燒。若非、若非那突入起來的怪疾,他怎麽會禪位。若沒有禪位,或許如今百姓稱贊的明君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