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陰陽殊途(四)(第2/3頁)

“我見寧兄神色,莫非這女眷有何不妥之處?”

“讀書人不可背後道人長短,任兄到時便知了。”寧采臣嘆息道。

石慧見他這般說,也沒有追問,兩人只煮了茶,說學問。石慧目能視陰陽,視力卻不佳,然耳力卻極為過人。正與寧采臣說話,就聽到北院傳來喁喁私語,似是有婦人說話。

到了子時聽到對面蘭溪生開了房門,語帶驚喜地低語:“姑娘,半夜來此,所為何?”

石慧看了一眼坐在對面的寧采臣,見他神色自如顯然沒有聽到。以她的武功若是有人經過院中去蘭溪生門口,當能聽到腳步聲。她沒有聽到腳步聲卻聽到了蘭溪生開門和說話,若非蘭溪生發了癔症,那麽來人不是武林高手就不是人了。

三更半夜,荒野古廟,哪裏來的姑娘?

心中疑心一起,石慧放下茶杯起身道:“寧兄稍坐,在下出去方便一下。”

寧采臣並不疑心,溫聲道:“任兄請自便!”

石慧自出門往蘭溪生門前而去,卻見蘭溪生牽著一貌美少女正要關門。那女子見院中忽然有人,略有些吃驚,下意識往蘭溪生懷裏鉆了鉆。

“方才進廟,竟不知附近還有人家。姑娘為何人,家住何處?”石慧看著蘭溪生懷中女子,笑吟吟問道。

“這位兄台,此事與你無關,夜已深了,還是各自安寢的好。”蘭溪生攬著女子,警告道。

“道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故君子慎其獨也。(注)我觀公子也是飽讀詩書之人,家中有無妻室暫且不說,出門在外總要惦念一下父母。”石慧目光落在了那女子身上,“姑娘,在下的問題,你可想好了?”

“小女子小倩,就、就住在蘭若寺後。”

“如此說來小倩姑娘也算久居此地了,不知小倩姑娘十多日前可見過幾個書生來此地讀書?”

“沒、沒見過,蘭若寺少有人來。”

“小倩姑娘還是想好了再說!”石慧溫聲道,“我這人看起來脾氣很好,只有時候打起人來,是不管不顧,管他男人女人在我眼中均是一般。”

“小倩真沒有見過!”小倩搖頭道。

“我說你為何來此糾纏,莫非是看上了小倩姑娘,要與本公子爭搶不成?”蘭溪生大怒,喊道,“本公子可不是一人出門的,方童,還不快出來,將這酸腐打將出去。”

石慧沒有在意蘭溪生的話,只看著小倩道:“不妨我再與姑娘提個醒,這幾位書生都是金華府人士,相約尋一僻靜之地讀書。其中有個俊俏公子叫白林堂,相貌與我有幾分相似。”

白林堂與白錦堂是剛出五服的族人,只白家人相貌很有特征,也有兩三分相似。石慧如今的模樣就是照著白錦堂和白林堂相似的那幾分為基礎易容。若有人見過白林堂,怕死一眼就能認出他們是同族兄弟。

“公子,小倩真沒有見過什麽白公子。”小倩楚楚可憐地看著,石慧,目帶淚光似被人嚇到了。

“既然如此,煩請小倩姑娘引路,予我去你家拜訪,許你父母家人見過他。”

“你這酸腐,當本公子不在嗎?小倩莫怕,我會保護你的。方童,方童!”蘭溪生聽到石慧要去小倩家中拜訪,越發不肯,換了那書童出來。

“公子,這就來了!”蘭溪生長得瘦伶伶,他的書童方童卻是五大三粗,見了主人召喚就要上前推搡。

石慧只隨意踏出一步,那書童推空,一個踉蹌差點摔倒。正要再上前,就見寧采臣疾步而來:“任兄、任兄,你不是要去如廁,如何與人爭鬥起來。大家都是讀書人,君子動口不動手,有話慢慢分說,切莫打架!”

“來的正好,你將這酸腐帶走,沒得壞了本公子興致。”蘭溪生甩袖道。

“方公子,君子不欺暗室,這姑娘來歷暫且不說,公子乃是讀書人,委實有辱斯文。”寧采臣目光落在蘭溪生與小倩牽著的手上,側目道,“不知任兄因何與他們口角?”

“不瞞寧兄,在下來此不全是因錯過宿頭。我有幾位友人早些日子先來此地讀書,約好相見。今日我來此卻不見他們,聽聞這位小倩姑娘就住在蘭若寺後,便相詢一二。”

“原來如此,我昨日到此,除了燕義士,也沒有見到旁人。若是小倩姑娘不知道,任兄何不問問燕義士?”

作者有話要說:注?:“道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故君子慎其獨也。”出自《禮記?中庸》,意思是君子守德,不止於人前,獨身一人沒人看到也要如此,就是教人表裏如一了。

原著燕赤霞是書生打扮,為了劇情需要我選用了影視劇形象。寧采臣只說浙人,途經金華城北蘭若寺,反而死掉的書生主仆說是蘭溪人,我就胡謅了寧采臣永康人。這裏寫的是聊齋原著(不要代入哥哥的寧采臣以免幻滅),比較現實殘酷,後面我考慮寫七夜聖君副本,太喜歡七夜了(小龍女中可能會選哥哥版本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