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日月重輝(七)(第2/2頁)

這些孩子俱是年少,有些事情未必能夠看明白想明白,石慧少不得細心教導。

“今日忙了多時,本該讓你們早些休息。只此刻你們的父皇必定還在伏案處理政務,身為皇子,也不該耽於安逸,當為君父分憂。”石慧頓了頓道,“陛下居於深宮,如何勤儉,心中愛民,天下百姓不知。你們既然出來了,就當將你們父皇的愛民之心帶給百姓。”

“兒臣並不辛勞,母後令兒臣和弟弟們前去安置寬慰受傷士兵便是要讓士兵知道父皇對他們的期許是嗎?”太子殷殷期盼道。

石慧點了點頭,最小的四皇子朱慈煥想了想道:“母後讓兒臣安撫官軍,為何還要安置那些賊人?”

“他們原也是大明的子民,如今天下反朝廷的多矣,殺之不盡。那麽我們就要想辦法將反對我們的人,變成支持我們的人。百姓,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會支持誰。朝廷征稅過重,百姓日子過不下去,李闖說不納稅,於是百姓就更了反王。可若一日,百姓知曉朝廷仁義,知曉李自成騙了他們,他們就會反過來支持朝廷。”

“難道天下百姓就不知道忠孝麽?”太子震驚道。

“傻孩子,所謂忠乃是為君者用來愚昧約束百姓的。天下百姓求的是溫飽安居,誰能給他們好日子,他們就會忠於誰。便是朝堂上那些文武大臣,又有多少人真心忠於你父皇?他們在朝廷有高官厚祿,若是李闖或是努爾哈赤許給他們更高的官位和金銀,他們一樣會背棄朝廷。得朝廷恩惠,被你父皇信重的官員尚且如此,你又如何能夠強求百姓不為利所動?”石慧頓了頓道,“聖賢書所言的忠孝仁義信唯有讓百姓吃飽飯後才有用,你要讓天下百姓吃飽飯,才能以聖賢書教化百姓。若是百姓吃不飽飯,易子而食,甚至食菜人,那說什麽忠孝仁義信都是虛言。”

“太子哥哥,那水鑒身為朝廷總兵,落在強盜手中,不見用刑,就投降,可見母後沒有騙我們。”朱慈炯嘆道。

“水鑒所想不過是丟失漕銀難免一死,投了強盜或有生路。此人不僅貪生不忠亦無孝義,丟失漕銀是死罪,降賊附逆乃是誅九族的大罪。水鑒降賊還要帶上全體官兵,他的家人要被牽連,就連那手下那些軍官的父母妻兒都會牽連其中。”

“不過水鑒手下那都司倒是有些骨氣,兒臣方才問了名字叫於振。”太子開口道。

“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天下若多些於都司這樣的軍官,也不至於讓闖軍步步緊逼。你既然看好他,不如讓人考校一番,若是可堪造化,可向你父皇保薦一二。”

“兒臣謹記!”

石慧又與太子說起明日讓他去南京向馬士英討要茯苓首烏丸之事。聽聞石慧斷定馬士英大張旗鼓將茯苓首烏丸作為貢品送進京,自己卻截留一半,不由憤憤。石慧心下好笑,少不得與他分析一番下面官員的一些默契,免得他日被手下人騙去。

“江湖人桀驁重義氣,吃軟不吃硬,這一趟能有什麽結果,就看你的本事了。”石慧頓了頓道,“路上不要怕辛苦,你越辛苦,人家越明白你的好。這事辦成了,那歸辛樹必定領這情,便是不願效忠與你,也定會千方百計還這份恩情。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好處,母後也不細說,你自己有空慢慢想。”

“兒臣明白了!”

石慧又細細叮囑他如何向馬士英要東西,這東西不僅要還要讓馬士英心甘心願獻上,卻不能讓人覺得太子貪那寶物,故此還要講技巧。待太子都領悟了讓安劍清挑選十名錦衣衛隨行,請了袁承志和溫青青與他們一道前去。

“娘娘,歸辛樹與袁承志都是同門,他們與朝廷作對多時。讓太子與他們同行,會不會有危險?”

“歸辛樹的妻兒弟子,袁承志的山宗舊部尚在這裏,他們是不敢對太子不利的。不僅不會對太子不利,他們還會拼死保護太子。歸辛樹和袁承志加起來,江湖上已經少有敵手了。師兄弟二人一個魯莽,一個初出江湖,那隨行的小姑娘卻是個老江湖。”

“臣明白了!”

“袁承志帶來的那些東西,你取出五千兩黃金,給程幫主、沙寨主各兩千,褚莊主一千,就說這是本宮讓他們辦事的訂金。漕銀中取兩萬分給今日受傷的將士和撫恤死者,著親信去辦,務必送到每個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