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皇親國戚(十八)(第2/2頁)

如今整個京城朝皇後名聲最差,她不背鍋誰背鍋。

沒幾日皇帝終於熬不住廢皇後為淑妃,冊立二皇子為太子的事情自然也提不起來了。皇後被廢,本該貴妃最大,不過王貴妃倒是很穩得住,謙遜的表示自己身體不好還需靜養不肯出長信宮,於是宮裏依舊是朝淑妃做主。

從皇後廢為淑妃,朝皇後說不傷心是不可能的。可發現鳳印還在手中,朝淑妃覺得自己圓滿了。陛下還是愛她的,廢後只是被朝臣逼迫太甚,無可奈何啊。只要陛下愛她,莫說庶妃,便是才人、禦女她也不在意,這些說到底不過是名份罷了。

朝皇後被廢,其父朝運亦免不得被牽連,從二品鎮軍大將軍貶為正三品上的懷化大將軍。莫看只是降了一等,卻是天差地。連番打擊下,顯赫一時的朝府都低調了幾分。

朝運本以為徐家會趁機落井下石,畢竟兩家結怨已深。沒想到徐家不僅沒有參與參奏朝家,在大臣們都努力給朝家扣帽子,要將黃河決堤之事歸咎在虛無的皇後失德上,丞相徐楷士竟然主動請纓往賑濟災民,治理黃河。

黃河水患歷朝歷代都是朝廷的心病,是一根最難啃的骨頭。徐楷士已經位極人臣,並不在什麽搶功勞不搶功勞。且如今朝堂上為了黃河決堤之事吵得一塌糊塗,皇帝也是心累的很。如今徐丞相主動請纓,皇帝也是借坡下驢,立即令戶部核算賑災所需銀兩。

令徐楷士為賑災巡河的欽差大臣,皇帝又覺得不放心,令朝運長子朝亦峰同行押送賑災糧食和賑災銀,負責保護以及監視徐楷士。許是早就習慣了皇帝平衡手段,徐楷士並沒有反對此事,只是和皇帝要了幾個工部官員同行,又點了女婿玉秀林一起。

皇帝憂心黃河水患,又已經有了朝亦峰隨行,倒也不擔心徐楷士在賑災時做什麽,便一一應了徐楷士所請。

“娘,如今徐家和朝家結仇,皇帝偏偏令朝亦峰送老爺去災區,若是朝亦峰趁機報復老爺可如何是好?”何氏得了消息要給徐楷士收拾行李,只心下有些不放心,將東西收拾妥當,便跑到了石慧院中。。

“那朝家如今自顧不暇,只怕沒工夫與咱們糾纏。且朝亦峰此人一身正氣,進退有度,倒是與他那兩個弟弟妹妹不同。”石慧溫聲道,“何況,楷士是丞相,朝亦峰有什麽膽子謀害丞相。再不濟,不是秀林也會同行嗎?”

太後雖然沒有什麽城府,卻也不是握著權勢不肯松手的人,尚且生了涼薄的皇帝和安平長公主,朝運二子一女有個靠譜的也不稀奇。朝亦峰石慧見過一次,這年輕人功夫確實不錯,是個能夠顧全大局之人。

聽到石慧這麽說,何氏總算安心一些,又抱怨道:“阿華還在坐月子,老爺竟也這般狠心點名要秀林同行。”

“男兒志在四方,賑災總比打仗安全,年輕人想要掙個前程,為妻兒謀份榮寵不是什麽壞事。”知道徐楷士點了玉秀林同行,陽城大長公主可是高興的很。徐楷士提了女婿同行,顯然是要提攜女婿,這在官場上並不少見。

“怪道詩都唱: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秀林和老爺這一出門少說也是幾個月,怕是回來,女兒都不認識他了。”何氏無奈道。

“世上安有兩全法?賑災的事情,他們翁婿心中自有章程。前兩日讓你去打聽王家阿苗可有消息?”

聽到兒子的親事,何氏倒是高興起來:“我昨日回了一趟娘家,見了大嫂。大嫂與王二夫人交好,時常見阿苗姑娘,也說極好的。至於娘說的阿苗姑娘差點定下的那門親事,兒媳也問過了,與這姑娘倒是無光。只是——”

“只是什麽?”

“娘也曉得,王貴妃生母早逝,自幼養在左仆射夫人膝下的。那左仆射的長子便續娶了繼室,繼室有個女兒與二房的阿苗姑娘不過相差半歲。”何氏道,“阿苗姑娘原先要定的是吏部劉尚書的嫡幼子,那是京中有名的才子。不過才子麽,總少不得風花雪月,據說與阿苗姑娘相看的時候,那才子還沒見到阿苗姑娘,就在王家花園與王貴妃的異母妹妹抱成了一團。”

這劉公子本是要給阿苗姑娘相看的,阿苗姑娘素來穩重,沒想到內裏卻是個剛烈的。知道此事當場就翻臉不肯接受這門婚事,而劉公子也喜歡阿苗姑娘那位溫柔的堂妹,於是就換了相看的對象,也算的皆大歡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