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神仙打架(二十五)(第2/2頁)

周旦雖然是西岐四公子,卻在九思部落多年,思想被洗腦了一遍又一遍。可偏偏就在於他來九思部落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人生觀,父子,兄弟那一套。周旦是四公子,他會願意繞過自己的兄長來促成這件大事嗎?

若周旦為了聯合西岐完成一統天下,對付兄長,石慧會擔心他手段過於冷硬,可以成為合格的君主,卻不是一個好夫君。可若他謙讓沒有野心,石慧又怕他護不住妲己和九思部落。

唯一的選擇,也許就是讓妲己自己強大起來,強大到她去護佑身邊的人,而不是身邊的人護佑她。

妲己是個聰慧的孩子,至少在處理政務上比她的哥哥蘇全忠要有天賦。論智謀,妲己一人抵得上十個蘇全忠,明明是同胞兄妹,天賦卻相差極大。可問題是如今的妲己似乎並沒有太大的野心,她是個簡單的人,簡單地希望自己和身邊的親人過的好,就夠了。什麽權勢地位都不看重,蘇全忠也是如此。

兄妹兩人明明是嫡出的公子和小姐,一直被大家視為她的繼承人。可實際上看起來,這兩人都沒有這方面的野心。妲己覺得蘇全忠是兄長,日後自然是兄長接手這一切。

蘇全忠覺得妹妹比自己聰明,母親創建了九思城,那麽同為女子的妹妹自然也可以成為繼承人。一般情況下,主母的嫁妝本是給家中姑娘陪嫁的,沒有女兒的情況下才會留給兒子。蘇全忠心思簡單的覺得日後他回去繼承冀州侯的位置,而妹妹就可以繼承九思部落,全然不在意九思和冀州的天差地別。

這兩個孩子除了學文習武是石慧規劃的,在性格上都是野蠻生長。石慧喜歡放養孩子,可如今這放養的弊端不也出來了。從門下弟子中挑選繼承人,石慧也想過,其中不乏在某方面天賦好的孩子,卻極少能夠有挑起九思部落,完成她全副布局之人。

不過也有句話叫做在其位謀其政,當下不如邊走邊看。或許到了哪一部,有些潛力也就被逼出來了。人的潛力是無限量的,劉邦可以從一個流氓變成開國之君,朱重八一個吃不飽的假和尚可以創立大明。她身邊這幾個孩子具是文武雙全,難道就不能走到那一步嗎?

“母親,周旦哥哥回來了!”石慧正想著妲己的事情,妲己就歡喜地從外面跑了進來。

“周旦回西岐探親,竟然這麽快回來?”石慧有些意外道。

周旦回到西岐探望了祖母太任和母親太姒,見到久未歸家的孩子,兩位長輩心中自然歡心。這些年除了制鹽之法,石慧也將其他一些先進技術以姬旦的名義送去西岐。故此太任和太後雖然想念孩子,倒也不曾說出什麽不讓姬旦出門的事情。

姬昌兒子極多,嫡子就有十幾個。太任和太姒最喜歡的自然是嫡長子伯邑考。往下太姒聰明睿智又懂事的姬發,老夫人太任則偏愛會撒嬌的三公子胡安。若非姬旦一走許多年,怕是太任和太姒都沒有那般熱情。

姬旦回家本是阻止伯邑考去朝歌的,事實上伯邑考要去朝歌的事情,二公子姬發也不贊同。姬昌前往朝歌前特意交代他的兒子們誰也不許去朝歌,免得招來殺身之禍。

姬昌在朝歌一囚數年,老夫人太任連發噩夢,擔憂兒子,茶飯不思。趁著兒媳太姒前來請安,太任召見了一眾孫子哭天喊地說姬昌一百子竟然沒有一個人敢進朝歌救父。

伯邑考身為長公子若是無動於衷,怕是一個不孝就要扣在頭上。伯邑考於是自請去朝歌救父,二公子姬發以大哥代政為由,請求自己代替大哥前去。伯邑考素來孝順,友愛兄弟,如何願意讓弟弟代替自己涉險,堅持親自前往朝歌。

姬旦回到西岐,這事已經基本定下,姬發尚且沒有勸住,姬旦這個四公子就更沒有辦法勸住長兄了。老夫人太任發瘋一樣思念兒子,再勸就不是關心長兄而是不孝順長輩了。

於是,在伯邑考啟程往朝歌時,姬旦便辭別祖母和母親快馬加鞭趕回來九思部落。

“求城主救我大哥!”周旦一進門便雙膝一彎跪了下來,“旦願意此生效忠九思,求城主救我大哥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