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神仙打架(四十八)(第2/2頁)

度厄真人兩名弟子李靖習五行遁術,只說仙緣未至,在陳塘關當總兵。鄭倫習了哼哈二術,入了冀州是蘇護左右手。

最近黃滾老將軍身體不適,蘇護已經帶著鄭倫接手九思城的城防營和羽林衛。城防營是九思都城及周邊九大衛星城的戍衛軍,皇城另有羽林衛直接負責王族和朝廷安危。

若非哪吒得了石慧庇護避開一千七百神仙殺劫,李靖會與哪吒反目受燃燈點化。如今雖然沒有轉投燃燈道人門下,李靖本身善兵法習五行遁術,統領一軍已經是綽綽有余。

太乙真人不由大笑,若是沒有石慧他也不覺得這樣有什麽不好。他們這些人修仙修的思維固化了,凡事都要擇取最佳時機。可有句老話說的是時不我待,機不可失。

西岐軍若一直這般耽擱,怕不等過了五關,就能聽到九思一統天下的消息了。然太乙真人雖然是闡教金仙,他的寶貝徒弟卻在九思,天下只要不是還在暴商統治下,姓周還是姓漢並不重要。

太乙真人看破不說破,他能夠看得出來這其中的問題,其他金仙難道是傻子不成?大家心知肚明不過是懶得說,姜子牙倒是著急,可他著急也指揮不了這些金仙和掐準時機來助陣的修士啊。

西岐有闡教援手不假,可本身的實力到底比不得九思。姬發到底年輕識淺,大事對姜子牙過於倚重。商容能力不弱於姜子牙,可石慧卻不會將諸般大事都壓在商容身上。

漢國分工明確,文武大臣以商容和黃飛虎為主,卻不完全依靠兩人。商容只算的首相,他下面還有其他宰相,又有六部尚書,每個都不比散宜生差。黃飛虎是大元帥,可下面的輔國將軍、龍武將軍、神武將軍等沒一個弱於南宮適。

再說君主,石慧以一己之力建起漢國,手段遠非尚且稚嫩的姬發可比。下一代,姬發堪堪大婚,聽聞王後已經有孕,可石慧繼承人已經長成,即將擁有第三代。石慧嫌棄蘇全忠差幾分火候,實際上蘇全忠並沒有那麽差,文武雙全,又有領兵的經驗,性子有些急,卻為人寬厚,在大臣們眼中已經是極為出色的繼承人了。

石慧正與太乙真人說起汜水關的戰事,另一頭三山關的坐鎮總兵也遇到了一個抉擇。這三山關總兵是個極有趣的位置,鄧九公做過,那洪錦也也幾乎做了,只是詔令還沒發就轉而派去征西了。

鄧九公調去攻打遊魂關,三山關便迎來了一位新的總兵孔宣。孔宣說是武將,卻生的俊美非凡,平素愛穿一襲金絲繡織綠袍,外罩盔甲。頭戴金冠,一雙星眸帶著寒意,帶著幾分懶散。看著仿若斷絕了七情六欲,世間全無在意之事。

孔宣調任三山關,旁人對他來歷知曉的卻不多,只知道他修為不凡,卻沒有人見過他出手。不過自他坐鎮三山關,因鄧九公調走而松了一口氣的南伯侯依舊是無法寸進。

南伯侯也是非常苦逼,原本讓那帝辛弄得提心吊膽,不反怕落得與姬昌一般下場,反又擔心為天下所指,好不容易迎來一位朝歌二王子,可以正大光明舉兵反了。不想前一個鄧九公,後一個孔宣,沒一個好對付的,牢牢將他堵在了三山關外。

其實南伯侯應該慶幸,無論是鄧九公還是孔宣都頗為消極,沒有強烈建功立業的心思。身為三山關總兵,便真的據守在三山關,並不曾主動出擊。若三山關選擇出擊,南伯侯的日子大約會更難過。畢竟無論是鄧九公還是孔宣都不是普通人。

當然這也是因為朝歌面臨西岐和九思兩大強敵不能全線開戰的緣故。若要三山關總兵征討南伯侯,少不得要援助糧草兵馬。可三山關守在那裏,南伯侯就動不得,反而九思和西岐一個不小心就會讓人打進朝歌。

事有輕重緩急,帝辛這點還是非常清楚的,如今朝歌大部分兵力還是用在防備九思和西岐上。西岐尚有五關擋著,帝辛憂心的是九思長驅直入。可九思似乎也沒有這個意思,遲遲沒有兵法朝歌,如今竟然辦起來婚禮。

辦婚禮也就罷了,偏偏這婚禮的請帖發的到處都是,不僅不少散修和三教高士收到了。尚未歸治的陳塘關、明面上的盟友西岐、東伯侯、南伯侯,包括五關總兵與三山關總兵也沒放過。

如今,孔宣的桌子上就放著一張精致的婚禮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