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第2/4頁)

正式的談話在用餐過後,大部分的人都被仆人送到房間休息,魏薇邀請使團的大使和兩位副使一起到書房裏談話。

在大宋使團提出想買紅薯後,魏薇也就順其自然的表示,薩丁森可以賣,但她只答應以物易物。

想買多少紅薯,就用同等重量的茶葉來換,同樣的道理,玉米和其他的作物也是如此。

這個價格一說出來,使團這邊的臉色還真的有些不好看。

他們事前打聽過,一開始就知道魏薇賣紅薯的價格是多少,那可和他們把茶葉賣給這些外國人的價格差得太多了,別說同等重量兌換了,就算是一斤茶葉換十斤紅薯,這個價格也是他們虧了的。

現在卻要等比例兌換,他們當然臉色不好了。

就算之前對魏薇的印象再好,這一刻,在他們眼裏,魏薇也變成了一個貪心的奸商。

面對他們的變化,魏薇不以為意,反而一臉無奈道:“我們的紅薯也不多了,原本留下的部分就是打算自己種的,如果賣給你們,明年薩丁森的種植產量定然是要受到影響的,所以希望你們也能理解一下我們這邊的情況。”

她搖著扇子,不等他們說話,繼續道:“其實茶葉我們也有在培育,相信再過一兩年,我們就有自己的茶葉了。”到時候,你們的茶葉對她來說就更不值錢了。

大使三人低頭看了眼面前桌上的茶水。

為了這次談判,魏薇特意拿出了沒有多少存貨的茶葉,用特意定制的,仿紫砂壺造型的陶制茶具為他們泡了茶。

作為常年喝茶的人,他們自然知道魏薇準備的茶是今年的新茶,雖然品質一般,但很明顯不是華夏的產物,而且最重要的是,從對方沖泡的茶葉看,她也是掌握了炒制茶葉的方法的。

這讓他們產生了一絲危機感。

如果茶樹在歐洲大規模種植,那麽定然會影響大宋以後的茶葉生意。

不過很快他們就把這份危機感拋開了。

對茶葉頗有研究的一位郝姓副使搖頭道:“這裏並不適合種植茶葉。”

“是的,可能大部分歐洲大陸的國家都不怎麽合適種植茶葉。”魏薇點頭附和:“雖然可以小範圍種植,但是不可能大規模生產。”

所以她那點茶葉根本威脅不到大宋的茶葉貿易,哪怕就是在後世的現代,全球茶葉的生產和銷售,華夏也是占了大頭的。

“不過即使只能小規模種植,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只要能開始穩定采摘,也是夠用了的。”

“明人不說暗話,以物易物看似你們吃虧,可你們的茶葉並不算多好,在大宋是個什麽價格我們都很清楚,而紅薯目前只有我們才有貨賣給你們——當然,如果你們要去找那些買了紅薯的商人和貴族談一談,我們也沒有意見。”

她當然沒意見,誰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先不說那些已經賣出去的紅薯有沒有人願意賣——即使有,恐怕價格也不會比這個好多少——單是大宋使團能在這裏停留的時間,也沒有充足到他們可以去找那些商人談生意的。

在來的路上,不是沒有人嘗試過和那些上門想買絲綢的商人談這筆生意,怪只怪他們來晚了一步,那些商人手上的種子種薯已經運走了,而且大部分都有了買家,這些買家還多是貴族,這些人他們可不敢得罪,所以哪怕使團開出的價格更讓他們心動,他們也不敢毀約把東西轉賣給他們。

而且就算有人肯賣,他們喊出的價格比魏薇說的以物易物還離譜,完全是獅子大開口,並且他們能拿出的貨也非常少,之前薩丁森賣這些的時候,因為顧客太多,可是定了單人購買的上限的,就算買的最多的也不過一萬斤的量,可不夠使團要的。

雖然說哪怕只是帶回去一個,只要路上不壞了,憑他們華夏人種地的本事,也早晚能種出一大片來,可既然能省掉中間繁衍擴種的步驟,那何必要多花費那些人力物力呢。

所以魏薇這話一出來,大使等人就有點猶豫了。

而這個時候,費利克斯突然也冒出來一句:“我國的陛下最近有意封鎖這些物種的對外貿易,如果等他下令,那麽即使你們出再高的價格,我們也不會賣了。”

為了照顧在場唯一一個不會說華夏語的人,魏薇和大使說話的時候,說的是拉丁語,大使那邊則說的是漢語,但邊上有翻譯在,所以費利克斯從頭到尾都能聽懂他們的對話,於是就在合適的時候說了這麽一句。

他的意思很明白,如果國王下令,別說是在這裏,就是大宋使團先去找其他人買,估計也是買不到的。

而國王下令禁止這些物種流出國這點,大家都很理解,換成他們大宋有這門好的糧食作物,他們也不願意其他國家有,那可是強國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