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2頁)

因靜思這樣說,四爺難得笑著對靜思說:“你說的不錯,以後有時間就再帶你來。”

侍衛們很快就將兔子烤好了,還特意將兔子肉切好擺在盤子裏端給主子。靜思和四爺和蘇培盛一起分了一只兔子,侍衛們分吃了一只。

這兩只野兔子肉質鮮嫩,又帶著柴火氣息,靜思吃的贊不絕口,就是胃口有點小,只吃了一只兔腿就飽了。

又休息了一下,眼看最熱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四爺吩咐收拾收拾準備下山了。

靜思將沒吃完的野葡萄放到籃子裏,讓侍衛們等會兒一起帶下去,四爺在旁邊看不下去靜思這個樣子,勸道:“吃不完就扔了吧!帶回去也不新鮮了,這山上多得是,靜思你何必就盯著這一串野果呢!”

靜思不好意思的笑笑,仍然沒有像四爺說的那樣丟掉,而是堅持要把它帶下去,“這兩串野葡萄滋味挺好的,我帶下去給春風春雨吃,她們還沒有吃過呢!”

原來是這樣!靜思說了四爺才知道,靜思這是給服侍她的兩個丫鬟帶的,無奈的搖搖頭,“你倒是個好主子!”

也就不再勸靜思了。下山的路比上山輕松省力,侍衛們把火堆用土撲滅,再將帶來的墊子什麽的收拾好,就護衛著四爺和靜思往山下走。

下山的路靜思走得並不快,四爺面上不說,實際上也遷就著靜思的步伐,因此雖然下山省力,靜思一行人也花了大半個時辰的時間。

回到別莊之後,四爺和靜思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間沐浴梳洗。在山上沒那麽講究,靜思回來才發現自己不僅出了一身汗,還灰頭土臉的,這可不是端盆水就洗得幹凈的,幹脆從頭到腳的好好洗洗。

四爺也是一樣,就兩個主子,廚房很快就把熱水送上來了。四爺沐浴過後,就拿著一本書在榻上看著,心裏因為靜思這兩日的舉動頗有感觸。

之前在府裏的時候不知道,來別莊之後才發現靜思是一個很念恩的人。吃著了好吃的蘿蔔,就想著要給府裏送一份,實際上是想到了因為要照顧弘暄沒法兒一起來的福晉吧?

滿府裏靜思就跟福晉的關系親近,福晉對她也很照顧,她就一點吃食都不忘給福晉嘗嘗。

還有山上的野葡萄,不過是幾串野果,也要帶下山來給丫鬟們嘗嘗味兒,看起來有些小家子氣的做派,卻意外的打動人心。

四爺又發現靜思的一個優點,那就是待人真誠,頗有些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意味。但四爺發現,當靜思說要把野葡萄帶下來給春風春雨吃的時候,就連他的內務大管家蘇培盛都有些感慨的樣子。

這些事情都說明,靜思的那些帶著傻氣的做法,實際上都是正確的,即使是她的性子使然,無意中做出的,但就是讓人感受到了她的善意,舍不得苛責她的一片真心。

四爺在宮裏長大,想法自然不會像靜思一樣單純,他想的是他是不是可以借鑒一下靜思的做法,在這段他必須低調的日子裏,在皇上面前多刷一點好印象呢?

他不得不承認,在他的內心深處,他對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有了覬覦之心。

一開始他不是這樣的。他在開始辦差之後,就聽皇阿瑪的吩咐緊跟著太子辦事,希望以後做像裕親王之於皇阿瑪那樣的左膀右臂。

然而太子並不是皇阿瑪,他也不是裕親王。在一次又一次的委屈之後,他心裏燃起了對於那個位置的野心,他也想當這個國家的主人,站在天下人之上。

想著這些事情,四爺幹脆放下書,到書房寫了兩封家信,一封給福晉,一封就送去給他那個皇阿瑪。

除了這兩封信,四爺還打算送一些莊子裏的菜和山上的野果野物,他的一片心意,不是嗎?

“蘇培盛,進來!”四爺把寫好的信裝進兩個匣子,吩咐蘇培盛收好。“你明日安排帶來的侍衛上山摘兩簍子野果,再打上兩筐野味。

下午的時候加急送回京城裏去。一份送回府裏,一份送進宮,你親自去安排。”

四爺把要做的事情吩咐給蘇培盛,蘇培盛自然會去安排好的。

接下來的日子,四爺就萬事不管了。每日老老實實的按照大夫開的藥方,調養自己的身體。

靜思偶爾會趁天不熱的時候,去莊子裏逛逛。四爺則是除了散步,其他時候都不出去了,就看看山水遊記,有興趣就寫寫畫畫,真的是前所未有的悠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