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盧大人失蹤了(第3/3頁)

於是非常意外的,這段時間,宋采唐過的出奇輕松。

她不是沒能力獨自把事情扛了,可在她扛之前,已經有人幫忙,替她挑了擔子,還告訴她,可以心安理得理直氣壯。

因為這,就是家人。

會有糟心的事,也會有溫暖的人間煙火,可以一起開心,出了事,也可以一起分擔。

宋采唐托腮看著夜色,心裏酸酸的,脹脹的……

宋采唐以為,她會這樣看看書,喝喝茶,賞賞春色,悠閑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四月初十。

這一日,李老夫人又派人來接宋采唐,請她進山谷賞梨花。

北面山脈連綿處,有一處梨花溝,景致如畫,這時節正值梨花盛放,美不勝收,不賞可惜,很多人都過去踏青賞景。

李老夫人身份不一般,去的肯定是最好最美,最清靜的地方。

“路有點長,卻很平坦好走,中午咱們一準能到!”李老夫人笑眯眯的和宋采唐聊著天。

宋采唐拿手試了試茶壺的溫度,覺得還好,就執壺給李老夫人倒了一杯:“那可得有吃的,不然餓著了您老,我可不依。”

“哈哈哈——”李老夫人被逗笑了,指著宋采唐,與身後的劉媽媽調侃,“你聽聽,到底年紀小,饞嘴,就吃著吃呢!你趕緊去後面瞧瞧,看廚子準備了什麽,別到時沒可口的東西,堵不住這小丫頭的嘴!”

老年人上了年紀,就喜歡調侃小輩,宋采唐心裏明白,也不惱,跟著話茬往下搭:“最好多點素淡的,我這幾天肉吃多了,好是膩的慌!”

小孩子哪有不饞嘴的?當時在天華寺,宋采唐都能吃光一盤子溜肝尖,還是剛剖過屍,這時會想吃素?不過是惦記著她老婆子的身體,想照顧她的口味罷了。

李老夫人看向宋采唐的眼神更溫柔了:“得,劉媽媽,你還是先拿盒窩絲糖來,甜甜這小丫頭的嘴!”

兩邊來來去去說著話,氣氛造的特別熱鬧,李老夫人難得沒困乏,和宋采唐聊了一路。

這麽長的路,這麽久的時間,不可能都是家長逗趣,她們談到了溫元思。

“高家那位親戚,汴梁過來的淩姑娘,路上生病,耽擱了小半個月,說是這幾日到欒澤,她還帶了個表哥,是官身,府衙這些日子都在忙呢,溫元思走不開!”

李老夫人連名帶姓的叫溫元思,稍稍帶了些怨氣。

宋采唐很理解。

這一路上,路過不少馬車行人,組織形式很明顯,都是一大家子,往梨花溝賞景的。別人家不管姐妹主母還是老夫人,都有家中男丁陪伴使喚,偏李老夫人有孫子也靠不著,能不吃點醋?

她們還聊到了安撫使盧光宗的失蹤。

李老夫人是溫元思的祖母,這方向的消息要比別人強太多。

因沒涉及到命案或機密,這八卦聊起來也沒什麽負擔。

李老夫人:“盧光宗是真失蹤了,他的兒子盧慎報了案,說是家裏找了很久,實在沒下落,沒辦法了,才找到官府。”

官府接了案子,自然要查,問不出什麽有意義的信息,經過盧家人同意,去搜了盧光宗的東西,發現一個問題:他的書房,被翻過。

盧光宗是從汴梁退下來的高官,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汴梁為官,簡在帝心,不管個人能力,還是對敵嗅覺靈敏度,都不缺,護衛力量也絕對夠,不聲不響的這般失蹤,實在很奇怪。

尤其還是在雲念瑤案剛剛結案的微妙時間點。

偏就在這段時間裏,高卓酒後摔了一跤,摔斷了腿;季氏吃錯東西,腹痛見紅,這胎差點出問題;連最初接案子的李刺史,起夜時都絆了一跤,腦門磕破一層油皮。

這麽多的巧合,不由讓大家開始聯想,盧大人的失蹤,是不是和這個案子有關?

官場上氣氛嚴肅冷凝,如臨大敵。

“盧大人的失蹤,怕是不尋常。”

李老夫人沒說出最壞的結果,但她的語氣,似乎預示了什麽。

宋采唐心跳也稍稍有些快。

她長眉微微蹙起,覺得一定是因為聽到了這樣的事,而不是……什麽不好的預感。

可惜,她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