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這個案子,給吳仵作(第2/3頁)

李刺史只問了一句:“你可確定?”

吳泊面色板正:“我等仵作,只以事實表現說話,不敢有違。”

劉啟年問他:“你做仵作多久了?”

吳泊:“至今已三十五年。”

“可有師承?”

“小人曾在汴梁大理寺學習二十余年。”

“很好!”

劉啟年很看好他:“這個案子,還請吳仵作好生用心,早日破案!”

宋采唐微微闔眸。

所以她說什麽都沒用,因為性別不對,吳泊是男人,又年紀大,資深,所以別人推崇,一點也不會質疑。

宋采唐並不嫉妒吳泊,只覺得這世界……

有點惡心。

屍體就在這裏,安靜,冰冷,別人卻站在她旁邊誇誇其談,各懷心思,忙這忙那,沒半分尊重。

不管這些男人,還是那個兇手,都讓她覺得惡心。

無比惡心。

脫下手套,她摸到腰間荷包,有一塊硬物。

是外祖母偷偷給她塞的糧。

外祖母嗜甜,關清關婉老管著,她藏糖手法越來越多,最近開始往宋采唐身上藏了。有時候藏了,她記得,會在關清關婉不在時問她要,有時候藏了,她就忘了,宋采唐提起時,她也不遺憾後悔沒想起來,而是勸著宋采唐,留著給你吃,沒事吃塊糖,挺好。

人生在世,尤其女人,太不容易,能甜點就甜點,哪怕甜甜嘴呢。

糖能讓你感覺好過點,開心點。

宋采唐把糖拿出來,放到嘴裏——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她真的覺得好過點了。

屍體發現,原地進行粗粗初檢,之後擡加府衙專門的停屍房,這裏工作已經結束。

李刺史已經發話:“吳先生穩重,這女屍案看著著實有點慘,說一千道一萬,宋姑娘也是女子,官府還是要照顧的,所以這案子,就交給你了。”

到於宋采唐的活兒,李刺史是這麽安排的:“不過一個奸殺案,找一個禽獸,宋姑娘大才,這點小案用你委屈了,吳先生你也合作過,應該信得過?”

不等宋采唐回答,他顧自往下說:“咱們欒澤,還有一些懸案,溫通判手上就正在辦一樁,宋姑娘要是不介意,不如去幫他一幫?”

上官派事,下面不能沒反應。

吳泊立刻行禮:“刺史大人放心,小人一定竭盡所能。”許是看出幾人不對付,他還沖宋采唐拱手,“宋姑娘放心,此女屍案,我必盡心,若有不懂,看不出來的地方,肯定要請教宋姑娘。”

宋采唐還能說什麽?

就算在現代,她工作的地方,也不是每樁案子都是她的活兒,她想管哪一個就管哪一個,隨心所欲,她不是天底下唯一的法醫,要服從工作調配。

這李刺史明顯不待見她,不想和她合作,她還懶的看他那張惡心的老臉呢。

再一想,怪不得溫元思沒來,原來是被別的案子纏住了,趙摯又不在,沒人能管得了李刺史……

宋采唐決定還是再看看。

趙摯說忙,不是不回來,到時讓他盯一盯,案子要是沒有問題,能順利抓到真兇,她也不用管,要是有問題……趙摯也不可能放著不管。

“好啊。”

她應著聲,笑容很燦爛。

……

看著女屍被擡走,宋采唐心裏憋的慌,沒回家,直接轉了方向,去找溫元思。

溫元思很懂得怎麽安慰她,聽說現場發生的事後,沒說可惜他不知道這件事,沒第一時間到場支持,也沒哄勸宋采唐或者大罵上官,而是直接把卷宗拿來,讓宋采唐看那一卷懸案。

還別說,這招特別管用。

宋采唐一看到卷宗,注意力就紮了進去,再沒心思想其它。

梁氏?

當今皇後奶娘的妹妹?

死了四年,案子仍然沒有查清?

不說別的,光說這身份,這時間,宋采唐就很難不感興趣。

卷宗很厚,繼續往下看,介紹的是梁氏家裏情況。

梁氏和做了皇後奶娘的姐姐是蜀人,小時候逃難出來的,祖地無處可查。大梁氏運氣好又不好,說不好,是因為嫁的丈夫很快死了,孩子生下來太弱,沒養住,說好,是因為正好這時候,機會來了,她去了皇後娘家做奶娘,一路表現奇佳,伺候著皇後從嬰兒,一直到嫁入皇家,可以說非常威風了。

小梁氏不如姐姐聰明,年紀差的也有點遠,大出息沒有,因著姐姐名聲,嫁了個老實人,姓米,欒澤人,族裏沒有人做官,家境卻很殷實,因著後來大梁氏提攜,慢慢的,發展的不錯,也出了讀書人,努力往仕途上發展。

小梁氏丈夫死的略早,病死,沒懸念,早就下了葬,小梁氏死於四年前,卷宗上也說是病死,但當時的通判覺得不對,立了案細查,可查到的東西非常有限,只是讓大家覺得可疑,並沒有切實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