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最終(第3/13頁)

若她沒猜錯,周同興身邊,一定有遼人因素,或許他祖上血統,就有遼人。

陳皇後看著宋采唐,一臉震驚。

宋采唐:“你通敵叛國的心思,是不是就是從那時開始起的?耶律宗想要錢,想要禍亂大安,你則不想秘密泄露,想自己生的孩子有朝一日登上帝們,掌管江山……所以你們虛以委蛇,一拍即合,開始了十數年的合作?”

“北青山事後,你的‘孩子’找回,心思展現,和耶律宗聯系上後,慢慢有了思路,開始部署這個鏈條,完整計劃。周同興是中間人,傳話人,也是靠的住的,幫你養孩子的人。你父病重,他遺留在朝堂上的人脈資源,全部被你拿到手裏,一點點整合,挑出合適的,成為計劃裏的一環……”

“包括你故意扶起來的,和太子作對的陵皇子,也是你的棋子,是也不是!”

長長一段話後,現場陷入死寂。

圍觀人員無不震驚,這——竟然是這麽回事!真真好大一個局!

陳皇後好大的心思,好歹毒的手段!

陳皇後沒有說話。

現在反駁什麽,好像也沒什麽用了。

宋采唐:“北青山那一夜,包括先皇後的死,事情當時看沒任何疑點,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紙終究包不住火,若不斬草除根,早晚有一天會事發。遂你等組織悄悄有了雛形後,開始清掃計劃。”

“你身邊的媽媽,大梁氏的死,大梁氏妹妹小梁氏的死,甚至小梁氏家那個心思深沉的黃媽媽,就是你派過去盯著的釘子是不是?你滅了身邊人的口還不夠,還擔心圈子邊上的人猜到太多,下令一旦發現意外,就下手清掃,是也不是!”

除了小梁氏,還有安樂伯府一案裏,衛氏的娘家。

衛氏當年參加過先皇後生產時的酒宴,但她本人不夠伶俐,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所以很安全,反倒是娘家哥哥的小妾,衛和安的生母,因為她誇誇其談當時的事,猜到了一些什麽,被滅了口。

還有自己的父親。

宋義做為北青山事後的驗屍仵作,可能太聰明,發現了點什麽,一直避走,陳皇後可能起初沒注意到,注意到後,就沒再手軟。

宋采唐遇到的危機,有些是來自邊關,有些,很可能就是陳皇後下的手!

因為要斬、草、除、根!

至於玲瓏,更不用說,她除了本身是北青山事件的參與者,她還和鷹衛景言走的很近,陳皇後怎麽可能不提防?

想到這點,宋采唐繼續:“你在暗處,行動機密,皇上最初並不知情,可你蜇伏幾年,出手清掃,皇上慢慢的發現了,命令鷹衛介入。雖然都在暗處,但鷹衛後來者吃虧,你一直保持著警惕,很快就發現了,遂你要做的,除了四個字殺人滅口,還有一樁很重要的:栽贓。”

“你很聰明,認為既然皇上發現了,就不會裝不知道,輕易放過,必得有個結果。你不想自己暴露,只好賴給別人。”

“你當年給趙摯用過一枕黃粱,此時手段重來,將一枕黃粱放到江湖,用到了夜聖堡,因為這裏能引來一個很重要的人——西夏王子李元峰!”

“外族人,還是最得用的皇子,與大安邊境常有摩擦,多好的替罪羊,是不是?當然,一個外族人,不可能一個人完成得了這麽多事,你還需要一個朝中大員,得有份量,有權勢,遂你選中了雲家,雲念瑤的祖父,有過從龍之功的伯爵之家,是也不是!”

雲念瑤的案子,是宋采唐醒來後,辦的第一個案子,也在這個案子裏,和溫元思趙摯相識。

彼時趙摯為觀察使,在朝上和建安帝演了一場戲,被扒下權勢遊走四方,實則暗查謀反一事。

雲念瑤因祖父之事奔走,不想丟了性命。現在想想,當時出現在案子裏的安撫使盧光宗,曾是她重要的求救人之一,而這個人,本就是陳皇後的人,是謀反組織裏的一員……

種種遭遇,令人唏噓。

當時手中的信息量太少,不管宋采唐,還是趙摯溫元思,都看不透面前官員心腸,也並不知事情是這般走向……

還好,真相可能會來遲,但從不會缺席!

“可惜,你終究還是小看了皇上的鷹衛,小看了鷹衛身邊的人,也小看了趙摯。”

有些人真的很優秀,不管活著還是死了,不管忘卻前塵還是對面不識,心中的堅定不變,信仰不變,只卓卓站於天地間,就能吸引到同樣的人。

真誠和信仰結成的圈子,比任何利益形成的關系都堅定的多,強大的多,不管歲月如何變遷,它始終都在,從不褪色。

等了一會兒,見宋采唐沒說話,好像是有點累,祁言便站出來,替她懟陳皇後:“你著急了,或者本就好好計劃,準備今日行動,你父親的病,是你留好的後路,反正過了一切都好,沒過,就把一切推到你父親身上,反正他要病死了,不如死的有價值一點,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