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奪權(第2/4頁)

皇帝對頭疾十分惱火,但是頭上的東西,最精良的禦醫班子也無計可施。針灸、喝藥、按摩皇帝全部試過,但是功效有限,頭疼發作的時候絲毫不能緩解,只能靠自己熬過去。

皇帝漸漸不再相信禦醫,而是寄希望於一些神佛之術。他想求健康,更想求長生。

二皇子聽了幕僚的建議,為皇帝引薦了一些奇人異士。其中有一個道士道骨仙風,清瘦精矍,道號沖虛散人,自言在終南山救了一只白鹿後得到神鹿回報,賜其長生藥,他進山追尋白鹿痕跡,尋跡無果後在終南山隱居二百年,如今終於求得大道。

沖虛散人道骨仙風,一派世外高人的模樣,看著確實有些隱居避世的風範。皇帝一下子就被對方離奇的際遇吸引了。皇帝向沖虛散人詢問了許久,又聽他講修道心得,沒多久心服口服,將沖虛散人封為座上賓。

沖虛散人從此頻繁出入宮廷,給皇帝傳授益壽延年之道。不知道他給皇帝吃了什麽,皇帝服用後果然感覺頭疼大為減輕,連身體也輕盈了。皇帝因此對沖虛散人更加信服,在紫禁城西北角辟英華殿,專門供奉仙長,求仙問道。

英華殿煙霧繚繞,念經聲不絕,皇帝日日待在英華殿,無心外事,更不許別人在他修道的時候打擾。因為沖虛散人是二皇子引薦的,二皇子又對皇帝百依百順,二皇子也成了少數幾個,能夠隨意出入英華殿的人。

好好的皇帝去修道了,大臣們都十分糟心,沖虛散人救鹿或許是真的,但是已經活了兩百年,他們萬萬不信。但是誰讓皇帝相信呢,百官即便著急,也只能忍著。

門禁森嚴的宮廷因為方士頻繁出入,一下子變得烏煙瘴氣。李承璟對於那些道士的話一個字都不信,可是礙於皇帝,他也不好說什麽。

皇帝本來就因為頭痛久治不好,對醫術失望才寄希望於神佛。如果李承璟阻攔皇帝求道,倒顯得他另有居心一般。李承璟自認已經非常隱忍,可是那些道士搜刮金銀珠寶還不夠,竟然慢慢將目光轉移到朝廷權力上。

人皆如此,知足常樂是不可能的,有了財,就想要權。

沖虛散人知道太子威望極高,無論在民間還是在朝堂,都有很深的名望。他不敢明著針對皇太子,只說要修建一座白鹿台。按他的說法,誇父開天辟地時清氣上行,為天,濁氣下行,為地,在距離天最近的地方修行,就可事半功倍。而沖虛散人修得正果全靠白鹿指引,故而要建一座高聳入雲的白鹿台,說不定這樣,就能將當年的神鹿吸引回來,再次授予皇帝長生藥。

皇帝立刻就被說動了,當即下令興建白鹿台。因為神鹿是何模樣,如何才能吸引回神鹿全由沖虛散人一個人說了算,所以白鹿台要如何修,也全憑沖虛一人決定。

突然降下來這麽大一個工程,六部眾人本來就有所不滿,而這群道士還指手畫腳,今天說這裏不對,明天指責那個人消極怠工,氣焰十分囂張。六部官員全都是正統進士出身、登科入仕的精英,能站在這裏的,每一個都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而道士卻是不入流的方術士,往常道士連見他們面的資格都沒有,現在,這群地痞流氓卻踩在他們頭上指手畫腳,評頭論足,文官們如何能忍?

不停有人來和李承璟抱怨,李承璟最開始還能忍,但是看到皇帝打算傾盡國力修建高台的時候,終於忍不下去,去和皇帝反應此事荒謬。

去年剛剛發生了洪澇和瘟疫,此時正該休養生息,減輕賦稅,結果皇帝卻要大興土木,只為修建一個毫無用處的白鹿台,可不是荒謬至極。然而皇帝現在哪裏聽得進這種話,尤其是沖虛散人這些天在皇帝耳邊無意般念叨了好幾次,說太子有意阻攔白鹿台,概是因為不想讓皇帝求得長生藥。

太子其中的用心,就十分微妙了。

皇帝本來就有所疑心,聽完李承璟的勸誡後大怒,越發覺得沖虛散人所言都是真的,李承璟果然有不軌之心。皇帝怒斥李承璟,停止太子輔政之權,禁足東宮,輔理政務移交給二皇子。另外,二皇子純孝忠厚,全權負責修建白鹿台一事。

坤寧宮。

楊皇後聽到宮女的稟報,連忙迎出來:“鈞兒。”

“母親。”二皇子快步上前給楊皇後行禮,被楊皇後強行攔住:“鈞兒,快進來說話。”

楊皇後拉著二皇子進入坤寧宮後,馬上屏退眾人,留母子二人單獨說話。楊皇後問:“鈞兒,皇上這幾日怎麽樣了?”

“父皇服用了沖虛散人的丹藥,覺得對身體大有裨益,十分高興。沖虛散人許諾說十日之後,他會再次開爐煉丹,為父皇煉長生丹。”

“長生丹?”楊皇後皺眉,不禁問,“當真可以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