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紛爭(第2/3頁)

在文亭伯府,他是庶子,在中舉之前並不受重視,所能參加的宴會並不多,忠靜伯府的賞花宴是他為數不多參加的宴會,卻沒有想到還會被這位縣主記住。

如此一來,這總比不認識的好。

這位縣主和其他的女眷不同,來這狀元樓絕對不會是為了相看夫婿。說句冒犯的話,雖然京中有傳言這位縣主是個不安於室的,但是只要不是目光短見的人都能看出來,娶這位縣主所能帶來的巨大利益。所以,毫不誇張的說,想娶這位縣主的人能從這狀元樓排到城門口。但是能夠資格配的上這位的,恐怕就少了。

所以,這位縣主根本就不可能是來這挑夫婿的。又在這個春闈當至的時間,身為蕭太傅的弟子能來這舉子雲集的地方,目的肯定和這次春闈和他們這些舉子脫不了關系。

“師父說我學問不夠,而狀元樓最近有來自各地的舉子共同論事,所以讓我前來聽聽諸位的高論,長長見識。”陸若華溫潤一笑道。

尤文靜等人聽到陸若華的話,神氣明顯振奮了一些,“是蕭大人誇贊了,我等不過是在這裏探討探討學問,都是一些淺見,縣主能來聽是我等的榮幸。”

若是能在這位縣主面前留下好印象,只要這位縣主回去和蕭太傅提一嘴,他們都受用無盡了。

“縣主請入座。”尤文靜將陸若華引導一旁的上座。

“諸位不必顧及我,還請繼續。”陸若華坐下後,對著眾人點頭道。

“諸位,我們接著剛才的話題,接下來我們來繼續比試經義。”尤文靜對著狀元樓中的舉子們拱手道。

和之前舉子們任由尤文靜和陸若華說話不同,這次尤文靜的話落後,立時就有人反對道:“尤兄這話我不敢認同,這經義已經比試一個早上了,在比下去也是無趣,還不如多接下來比比詩賦呢。”這位舉子帶著濃濃的南方口音。

這句話一落,就有不少人支持。

很快以尤文靜代表的北方學子和南方學子就接下來比試經義還是詩賦的問題爭吵起來。

陸若華看著兩派人的爭吵,心中了然。如今的大燕,士子的爭鬥主要體現在南北方的地域問題。北方長經義,南方擅詩賦,已經成為南北方士子代表的問題。

這兩方的士子之所以爭吵,不過是為了在她面前表現,不,確切地說是想要在她師父面前表現。這要表現,自然要以己之長攻彼之短,不能讓人被人揭了短不是?

“本次會試的兩位總裁,都是擅長詩賦之人,可見這詩賦的重要,所以應當比試詩賦。”在兩方學子在爭吵是經義還是詩賦重要的時候,一位南方學子高聲道。

此句話落後,周圍立時靜了下來。

陸若華聽到這句話皺了皺眉頭,看來兩位總裁都是南方人的事,確實讓南方學子心生自得,也讓北方學子有些憂慮。

“諸位,這個意見請恕我無法認同。”陸若華起身走到眾人中道:“師父雖然出身南方,也擅長詩賦,但是他卻常常說,經義者聖賢言論,於國於民有大用,應潛心學習。”

“縣主此話在理。”尤文靜聽到陸若華的這句話,原本因為剛剛南方學子那些話生出的憂心好了很多,答道:“詩賦雖然華美,但是卻不及經義於國有大用。”

陸若華沒有接尤文靜的話,只是道:“各位既是參加會試,就應當明白我大燕的會試考些什麽,為什麽不比試這些呢?”

“會試中要經過經義三道,雜文二篇,時務策五道。”陸若華接著道:“各位都知道,這三者中以時務策最為重要。”所謂雜文二篇就是詩一篇,賦一篇。大燕的會試中,經義和詩賦各有涉獵,這也是諸位在場的

“縣主說得是。這會試中當以時務策最為重要。”一位學子點頭附和道。

“那諸位為何還要再經義和詩賦上多做糾結?”陸若華笑著道:“師父曾言,我等所學意在為國為民,無論是經義還是詩賦,都應學以致用,運用到時務中去,不然就真是應了那句百無一用是書生了。”

“蕭大人此話,令我等慚愧。”尤文靜低頭拱手道。

“諸位不必覺得慚愧,師父這也是他從官多年而得到的結論,我和諸位都是少年心性,一時領悟不到也是正常。”陸若華略帶窘迫地道,似乎也在為自己羞愧。

蕭太傅是此次的主考官,他的話自然和別人不同,一言一語都代表著他的喜好。從這位純安縣主的話中,他們可以看出蕭太傅對於經義,詩賦,策問上的喜好。

不少南方士子心中失落,本以為這次兩位主考官都是南方學子出身,對於詩賦上會有偏愛,此次會試會是他們南方士子的好機會,卻沒有想到蕭太傅並無偏愛詩賦的意向,反而似乎對經義方面頗為重視。當然,更為重視的是這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