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崔老太師(第3/4頁)

陸若華見到這位在文宗和先帝兩朝都叱咤風雲的人物時,有些震驚了。面前的老者,身上沒有任何綾羅綢緞,只是一身灰色的棉布衣服,正站在院子裏擺弄地裏的青苗,據她觀察,應該是麥苗。

“縣主來了。”老人笑著對陸若華擺了擺手,道:“縣主是農事上的好手,快來幫我看看看,我這麥子種的如何?”

“見過老太師。”陸若華壓下心中的震驚,對著崔老太師行了個禮,然後快步走到老人面前,觀察起院中這以小片的麥子來,隨後道:“說實話,差強人意吧。”說是差強人意都已經是給老太師留面子了,這其中有很多青苗葉子上都泛黃了。

“縣主倒是實誠。”崔老太師聽到這話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笑了起來,道:“這是我第一次種麥子,還是自己摸索的,縣主可否給我解惑,這是哪方面出了問題。”

“葉子發黃的誘發原因有很多,病蟲,肥料不夠等都有可能引起。”陸若華說完後又看了看面前的明顯剛澆過水的土地,笑著道:“您這應該是澆水澆多了。”

崔老太師笑道:“第一次種,總感覺要多澆水。”隨後又詢問了陸若華一些關於種植麥子上的問題,便將陸若華帶到了自己的書房。

“縣主聰慧,我請縣主來的目的,縣主應該也能猜個大概。”崔老太師捋了捋自己的胡須道。

“是為了貴府的女公子。”陸若華點頭道,女公子是對招婿承嗣的姑娘的一種尊稱。

“不錯。”崔老太師點了點頭道:“不知縣主對阿若印象如何?”

“女公子得老太師親自教導,學識自然遠超旁人,此次書院測試中,女公子位居榜首,獨占鰲頭。”陸若華雖然今日的崔老太師看著和平常老人一樣和藹,但是她半點也不敢掉以輕心,歷經三朝不衰的老狐狸,稍微一不注意,就有可能將她吃得連渣都不剩。

崔老太師聽到陸若華的話,眼神微眯,這位純安縣主說話中規中矩,滴水不漏,雖是誇贊的話,但並不帶個人感情,更像是官面上的話。

“縣主誇贊了,我那孫女我自己知道,若是和人比還算上佳,但若是和縣主比便差太多了。”他若記得沒錯的話,純安縣主入朝的時候也不過比他孫女大一歲。

“那不過是僥幸而已。”陸若華謙遜地擺了擺手道。

“縣主謙虛了,縣主在寧州的事跡我也曾聽聞。”崔老太師贊道:“可謂是處事果決,是明智之舉。”寧州的事情他也能看出這個縣主的性格來,雖然是女子,但是手腕狠辣,魄力足,但也代表著年輕。

世人皆覺得官場上,年輕人意氣風發做事沒有分寸,容易吃虧,所以這越年輕越容易出事。可是他卻不覺得年輕就真的是壞事,年輕才有拼勁,不像官場上的老人做什麽事情都瞻前顧後,權衡利弊。

有時候太在乎得失,反而會束手束腳,做不成什麽大事。

“我那個孫女,要是有縣主一半的手腕,我也就放心了。”崔老太師繼續道:“也是我的錯,只教她做學問,卻忘了她處世之道。”他的孫女其他的都還好,但是就是有些單純良善,這也是他將孫女保護地太好的緣故。

崔老太師看著陸若華沒有接話的意思,只能繼續道:“我想要拜托縣主多照顧照顧阿若。”

“老太師放心,書院紀律嚴明,定然不會讓女公子受到委屈的。”陸若華微笑道。

崔老太師聽到陸若華的話,一時間有些被噎住了。他本以為他說出讓純安縣主照顧孫女的話來,純安縣主就會順著他的話往下說,卻沒有想到這位縣主根本不接話。如此能沉得住氣,他,恐怕還是小瞧了這位縣主。

陸若華倒是沒有崔老太師想得這麽多,她現在只知道崔老太師叫她過來,一定是有事情要和她商談,更確切的說是會和她做一向交易。

所以,現在她一定要沉得住氣,誰先挑明這場交易,誰就失去了主動。

崔老太師無法,只得順著陸若華的話,往下談了談他對博喻書院的建議,東拉西扯半天,崔老太師看陸若華實在不接招,嘆了一口氣只得挑明今天的目的。

“我想請縣主教導和磨礪一下我那孫女。”崔老太師一副商量的語氣,這場交易,他是被動的那一方。無法,誰讓是他有求於人呢。而對方對他的需求,卻不是那麽迫切。

“如果可能,我想要縣主將我那孫女引上仕途。”

此話一出,陸若華算是摸清崔老太師的目的了,心中也松了口氣。這和她預想的有偏差,但也相差不多。

“女子入朝並不容易。”陸若華沒有接崔老太師的話,淡淡道。

“雖然困難重重,但事在人為。”崔老太師不在意地道:“縣主這不就已經是五品京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