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火銃(第2/2頁)

“天下共主……雖是名正言順,但到底……”天正帝說到這眼中沾染了怨恨。

晉王心中嘆了一口氣,沒有得到先帝的傳位聖旨一直是天正帝心中的一個結。當年,先帝和福王預謀殺死太後和天正帝,卻沒有想到被太後和天正帝提前得知消息,最後率先發動宮變,逼迫先帝退位,先帝在宮變當天駕崩,天正帝以太子的身份登基,他的父王也是在這場宮變中為護天正帝喪生。

不過,當時天正帝雖以太子的身份登基,但是卻沒有先帝的傳位聖旨,當時流言蜚語不少,但都礙於安家手握重兵不敢多說什麽。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不敢說話,福王一系的官員又不少人都以此大做文章攻擊天正帝皇位不正,最後都被天正帝處死了。這件事此後再也沒有人敢提及。

只有和天正帝親近的人知道,雖然此事沒有人再提了,但是卻一直都是天正帝心中的一根刺,怎麽拔都拔不掉。

“皇伯父,您是先帝的嫡長子,是名正言順的帝王,就算是先帝也不能越了祖宗禮法。”晉王勸道:“如今您才是這天下之主,您看大燕在您的治理下國泰民安,四海升平,盛世之狀,這比之先帝時期不知好了多少。您是人人稱道的明君,百姓敬仰的帝王。若是先帝當年沒有傳位給您的想法,那也只能證明——是先帝錯了。”

就算是天正帝與先帝父子再不和,也沒有人敢說先帝錯了。說一位帝王錯了,這可謂是大不敬。

不過,天正帝聽了這句話後,反而笑了,道:“沒錯,就是他錯了。”他這些年兢兢業業地治理國家,除了是從內心想做一個好君王外,還有一些和先帝賭氣的意味,他要讓向天下證明,先帝當年的眼光大錯特錯,

“好了,不說他了。”天正帝覺得自己一手帶大的侄子不僅貼心,心更是向著他,不過他也不想再提起先帝壞了自己的心情,對著晉王嘆道:“你覺得老大會做何選擇?”

晉王沒有直面回答,只是道:“其實不用承說,大皇子是個什麽樣的人,皇伯父心裏都清楚。”

“是啊,若不是老大蠢,黎和安和文昌大長公主也不會選中他。”天正帝直言道。

對於天正帝這麽直白的話,晉王抽了抽嘴角,果然大皇子蠢的形象不僅深入黎和安的心,也深入天正帝的心了。若他是黎和安,也會選擇大皇子,除了是因為大皇子蠢外,更是因為大皇子沖動易怒,對皇位有極大的覬覦之心,這些性格極為容易被人掌控。

“你覺得黎和安會什麽時候動手?”天正帝道。

“近一兩年都不會。”晉王想了想道:“黎和安的目的在於自己謀奪皇位,而不是幫大皇子奪位,只有他在朝中站穩腳跟,有了人手和親信後才會動手。這些絕非一日之功,所以估計要過個幾年。”

“那朕就再等幾年,正好也磨練太子了。”天正帝想了想道:“不過,對福王舊黨的追查不能放松,照如今的情況看,黎和安手中有不少福王舊部和私產。”

“謹遵聖令。”晉王應道,隨後又問道:“那文昌大長公主那呢?”

“不急,到時候都跑不了。”天正帝眼中閃過一絲冷光。

說完正事後,天正帝又關心起晉王的生活來,想到晉王妃,又誇了陸若華能幹,看著晉王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酸了酸牙,這誰還沒有一個能幹的媳婦了。天正帝決定一會兒就去找皇後秀恩愛,

隨後,晉王又向天正帝說了陸若華決定去工部清吏司的事,天正帝應允。

陸若華入主工部清吏司後,一邊如同在屯田清吏司中一樣整頓官員,一邊下令工匠研究□□,就算她化學學得再不好,也知道一磺二硝三木炭的原理,據她所知這黑□□的配置中硫磺占百分之十五,木炭占百分之十,硝石占百分之七十五,她讓工部的人按照這個比例探尋□□的制作,還有如何將□□制成丸。

這個過程並不漫長,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

試驗後的第二日,陸若華便帶著火銃和□□進宮求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