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對立(第2/3頁)

“高大人所言句句在理,所以還請陛下重新考慮邊市一事。”李善附和道。

高銳看著和自己不熟的李善,表示很不想搭理,最近李善頻繁和他套近乎,如今在這個時候出言幫他,就是為了和他拉關系,可是他為什麽要承這位的情,他和李善可不是一個立場。

“臣和李大人不是一個意思,臣沒有反對邊市的意思,只是有些擔心這邊境的安全罷了。”高銳立時和李善撇清關系,他可不希望天正帝認為他是大皇子一系的。

“最重要的是,很多外族之人將用馬匹換來的錢用於鑄造武器,長此以往,這可是大威脅,陛下不可不防啊。”兵部尚書高銳皺眉道。

“朕知道。”天正帝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清楚,然後對著沈思等人問道:“諸位卿家可有什麽什麽辦法解決此事,令邊市無後顧之憂。”

沈思捋了捋胡須道:“這邊境練兵之事不可懈怠,陛下可在設有邊市的城池增派駐軍,嚴格盤查,邊市中也要設有巡防兵士,這是實力也是威懾。”

“還有什麽方法?”天正帝問道,這個方法在座的都能想到,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

“可用其余的辦法約束,比如不給銀錢。”清平侯說道。

“侯爺說笑了,這不給銀錢,又有誰願意跟你交易呢?”一旁的吏部尚書鄒繼也有些皺眉道。

“就是,侯爺莫要將蠻夷之人看作孩童,再說,就算是三歲的孩童都知道這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道理。”李善不屑道。對於邊疆那些蠻夷之地,他實在是看不上,他們大燕地大物博,哪裏需要和那些蠻夷之人通商。這次,他之所以如此反對,除了是不想讓陸若華領了功勞妨礙大皇子外,還有一點是他覺得和周邊的幾國通商是在讓大燕自降身份。

“李大人莫急,還是聽清平侯把話說完。”沈思看清平侯臉色不佳,出言道。

清平侯決定不搭理李善,而是對著天正帝拱手道:“陛下可令這些人茶馬互市。以茶易馬,以糧易馬。陛下可在邊市的榷場旁設茶馬司和糧馬司,凡是這些交易不得使用銅幣,只得以物易物。”

“這個方法固然是好,可若是交易其余的東西呢?難不成都以物易物?”戶部尚書唐同方忍不住發問。清平侯的方法確實好,但是也有弊端,如此以來邊市上就置喙交易糧食,茶葉和馬匹,未免有些局限了。

“臣有些想法,請奏陛下。”陸若華起身對著天正帝拱手道。

“但說無妨。”天正帝擺擺手道。

“臣覺得陛下可在開通邊市的榷場專門發行錢幣,這種錢幣只可供外來商賈在榷場買賣馬匹等,榷場中只可用此幣交易貨物。外商賣得的馬匹等貨物的錢財又用來購買糧食,茶葉和絲綢,如此一來貨幣又可回到大燕。”

“這樣那些人還不是要得能得到銅錢?”李善冷哼道,此舉並無任何作用。

“誰說這錢幣非得用銅?”陸若華反問道:“陛下可用紙為幣,就如同現在的銀票一樣,專供外商使用。若是數額巨大的銅錢皆用紙幣,數量小的可以兌換成銅錢。這只是針對外商,大燕的商人可以自由兌換。兌換時要持有各方的印鑒,以及官憑路引,身份文牒。”

“如此一來,比起以物易物交易的面就更廣了些。”清平侯聽後點評道:“同時也讓外來的商賈只能帶走貨物卻帶不走銀錢,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錢幣的出現,就是因為以物易物的局限性。而大燕現在的狀況是不希望銅器,鐵器等物外流讓外人鑄造成兵器,威脅大燕。如此一來,大燕不僅不會銅鐵外流,邊市的繁華也不會受到影響。來大燕的外商,能帶走的只有貨物。

“此事細節上還需推敲,但卻是一個好的想法。”沈思肯定道。

天正帝聽後點了點頭道:“那此事就交給沈卿和蔣侯了,你們可聽取陸愛卿的意見,畢竟這宛城的邊市就是她一手辦起來的。”

沈思和清平侯趕緊應是,陸若華也連忙拱手謝恩。

商議完此事,陸若華跟著一眾重臣離開文淵閣。剛一出文淵閣,戶部尚書唐同方就贊道:“陸侍郎可真是滿腹錦繡,實幹之才啊。”

“唐尚書過獎,不過是在外幾年,略有些心得罷了,比各位大人還差得遠,以後還請各位大人指教啊。”陸若華趕緊拱手謙虛道。

一旁的吏部尚書鄒繼聽了這話,心裏十分舒服,面前雖是個女子,但是卻是個君子,不驕不躁,謙虛沉穩,懂得尊重前輩,讓人心生好感,笑著道:“陸侍郎過謙了,後生可畏啊。”

一旁的沈思和清平侯等人也點了點頭,對陸若華的觀感都不錯。

只有李善一人臉色不好,對著幾人拱手道:“老夫還有些政務要處理,先行一步。”隨後又對著陸若華道:“陸侍郎不隨老夫回工部處理政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