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廢國為郡(第2/2頁)

看著晉陽公主和剛才變化極大,判若兩人的樣子,眾人一愣,但是也不敢怠慢,趕緊跟著飲了一杯,連道不敢。

就沖晉陽公主有膽色直接將唐王大公子直接送到京兆府的行為,就沒有人敢小瞧這位備受帝王寵愛的公主。

晉陽公主笑著走上主座,對著眾人笑道:“本宮今日來就是聽說諸位再次有高論,聽說不少人都對陸閣老‘設立學堂,分別教化’的國策有些見解,本宮就是來聽這個的,諸位暢所欲言就是。”

看著自己話落後沒人說話,晉陽公主笑得溫和,“諸位有意見盡管說就是,只要議論的只是事,而不是人就好。反對的,贊成的都只管說。”

看著這些人還是不說話,晉陽公主先道:“師父教導本宮,一件事有爭議才能看出它的利弊所在,諸位都是飽讀詩書的學子和貴胄子弟,有什麽話都可說出來,本宮只有欣喜的份。”

周圍的人聽到晉陽公主的話,議論紛紛。若不是剛剛晉陽公主的雷霆手段,他們只會當這位是個驕縱受寵的公主,如今看來,這位確是得陸閣老真傳,脾氣秉性怕厲害地很。

“沈崇,你先說,利弊都說說。”晉陽公主點道。

沈崇是沈家嫡重孫,聽到晉陽公主的點名,倒也不恐慌,站起來拱了拱手,坦然道:“陸閣老之策,意在長久。陸閣老想要你大燕之禮教化蠻夷之國,便是希望有一日蠻夷之國都能著漢服,說漢話,通大燕之貨幣,與大燕通婚,到時這些人和我大燕子民和異?到時這些國家都會徹底成為大燕的領土,屆時他們將再也不會挑起戰火。”

“說得不錯。”晉陽公主目露欣賞,她一直都知道她的曾外祖父沈思將沈崇當作沈家下任家主培養,如此看來,沈家在沈崇手上絕不會落寞。

“那弊端呢?”晉陽公主問道。

“弊端在於施行此策受到的阻礙。”沈崇答道:“那些蠻夷之國只怕不會同意學說漢話,穿漢服,這就像讓他們背棄遺忘祖先一樣,恐怕會遭到反抗啊。”

沈崇的這個擔憂就是陸若華現在正在和沈思與清平侯探討的問題。

自三年前一位閣臣年老乞骸骨後,陸若華便榮升成為最年輕的宰輔,也是被天正帝倚重之人。

“若想徹底讓那些地方成為我大燕的國土,只有兩種方法,一是實行教化,二是屠盡那些部落子民,再讓大燕的百姓遷徙過去。”清平侯捋了捋胡須道。隨著年齡越大,他和清平侯雖然有些老態,但是卻精神不錯,處理這些國家大事還思路清晰,遊刃有余。

“後者太過血腥不說,但是這蠻夷之人能不能殺完還是兩說,說不定還會激得他們抱起來一起反抗大燕。”沈思搖了搖頭道:“這教化一事,我們還是從長計議。”

“陸大人覺得這教化到底該如何施行才好?”沈思問道。

“靜徳以為,此事當分為如下幾個階段。首先是通商,想讓這些人在物質上歸順大燕,其次便是建立學堂,讓這些部落中的小一輩學漢話,穿漢服,行漢禮,讀四書五經,懂君臣之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小一輩長大,老一輩去世,到時這些人再與我大燕子民無異。”

“至於那些反對之人……”陸若華沉吟一聲道:“可以拉攏一部分蠻夷貴胄為我們所用,用他們去對付反抗者,互相消耗。同時,朝廷也要恩威並施,一邊施恩於那些百姓,讓他們懂得感激大燕之恩,同時若是反抗激烈者,便抓捕嚴處。任何一場變革,都沒有不流血的。”

這話沈思和清平侯都表示贊同,戰爭需要流血,變革也需要。身居他們這個位置的人,又怎會天真。兩人看著身旁的陸若華,想到有些朝臣說陸若華此策是婦人之仁,他們聽了只覺得可笑。陸若華是有憐愛百姓之心,但是卻無婦人之仁。兩者相差太遠,不可相提並論。特別是今日陸若華的話,更是可看出此女心計之深遠。

“你想要讓他們這些貴族互相殘殺?”沈思抓住了陸若華話中的關鍵,驚道:“你是要?”

“廢國建郡,盡歸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