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4頁)

皇上兒子多,他對兒子相對還是寬容,反正也沒指望老七挑大梁,他孝心好就行。老五是連孝心也沒有,回宮也有段時間了,沒見他來關心過長輩,還在那頭自怨自艾。現在心裏郁悶沒法紓解還把精力用到女人身上去了,光秦氏不夠,短短幾天內他就添了兩個通房。

皇上還沒想到他兒子是為了出宮在瘋狂造人,他就是恨鐵不成鋼。

“前頭聽太子說老五跟洲哥兒坐一起吃了酒,瞧著心結應該解了。朕還去試了一下,洲哥兒是沒什麽怨懟,本來想著老五反省好了,過段時間就放他出去,結果你看看!他反省什麽?”

沒仇沒怨的,總管太監也不會落井下石,還勸著皇上消氣。

“換個人來做錯事不得立刻反省?你說他是什麽意思?”

“要不請五殿下過來問問?”

“誰也別去,朕要看看他什麽時候想得起過來請安。”

皇上都發了話,誰又敢去?太監總管琢磨著不知道是前頭十年沒娘教還是後面十年這個娘教得不好,五皇子蠢得實在。

雖然說他跟燕王沒得比,到底也是皇上的兒子,皇上哪怕沒多喜歡這兒,還是會為他考慮一些,不會說看你過得慘反而高興。

又要說到父子沒有隔夜仇,在皇室,只要你不惦記那位置,不結黨營私,犯些小錯誤都還好說。反正當時氣歸氣,過了那幾天事情也就過去了,五皇子犯那個錯誤還沒到不可原諒的地步。

皇上就是想看他反省,看他低頭認錯,你好好說,再拿出個態度,吃段時間的苦這事就翻篇。

換個皇子都不用誰提點,憑自己也能會意。

像七皇子以前闖過的禍還少了?他曾把給他上課的大儒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人家大儒放下話說再也不教他了,那回皇上打爛了他屁股,七皇子也沒鬧脾氣啊,趴著寫了悔過書,自己下不得地也不忘記讓別人給他送到禦前,為了徹底解決還舍了臉去給大儒賠不是……

你犯了錯就拿個態度,幾方都有台階下這事情就過去了,擰著犟著只會是自己吃虧。

太監總管想著是不是人出宮早,忘了在宮裏該怎麽做。

可這也不限於在宮裏還是民間。

兒子犯了錯不都應該這樣?五皇子都回宮這麽久了也沒個表示,更稀奇的是燕王妃去看過,秦三奶奶也去過,都跟五皇子妃聊了那麽久,咋的就沒一人提點他們?

太監總管是登基時就跟著皇上的,一直都是禦前紅人,對皇上可說非常了解。

他覺得本來被退回宮裏還不算太糟,現在看著五皇子怕是真要完蛋。

不是說他要在宮裏困一輩子,人肯定能出去,快則一年半載,慢則三年五載,皇上不會留他的。到時候應該還是會給封個郡王,問題在於,郡王是爵位不是官職……皇上若看不上這兒子,還不知道會把人扔去什麽不打緊的衙門,只要不得重用,管你是什麽王家門都要冷清,看五皇子又是個愛跟人比的,到那時候落差還是巨大,他又會發現當了郡王也不像自己想的那麽舒坦。

說到底,甭管你什麽出身,都的去爭寵才行。

其他那些皇子可不是等著皇上去關懷他們,那些都削尖了腦袋往前面擠。

燕王進宮的時候也聽說了一些有關五皇子的事,但他沒做評價,比起去關心這個已經回到宮裏的侄兒,他更多心思還是放在兒子身上。

早先還說兒子那臭脾氣像他,又一看,也有不像的地方。

他當年沒這麽長袖善舞,跟其他兄弟的關系只能說一般。兒子可能耐了,就去東宮吃了一回酒,把成年皇子都認全了,最近三天兩頭有人來找他,吃茶聽戲的有,騎馬射箭的有,還有帶他遊逛京城賞京中美景的。

因為他吃得開,作為他夫人的錢玉嫃都接到一些帖子。

有人給她送帖子來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大家都認可她燕王世子正妻的身份,願意同她往來。

錢玉嫃也知道她眼下不能擺譜兒,皇子妃們請到她都去,也認識了一些人,尤其是太子妃和七皇子妃,對她格外親切。

太子妃自不必說,那是皇後調|教出來的。

七皇子妃則是知道她男人跟謝士洲走得近,上次見面,七皇子妃告訴錢玉嫃說四月中旬是皇後娘娘的千秋節,一般說來不會大辦,禮還是得備。

錢玉嫃還有些拿不準,她回去問了萬嬤嬤。

萬嬤嬤先前真沒想得起來,畢竟是在壽康宮裏伺候的,皇後哪天過生太後並不會特別去記,頂多是看宮裏格外熱鬧會問一句。

這會兒聽錢玉嫃說到,她想了想:“王妃那頭應該會備份厚禮,您是晚輩,人年輕,又才進京,倒不需要指著貴重的挑,身為中宮皇後什麽好東西沒見過?與其跟人比貴,不如盡心。”